“那天早上朱定文敲开我的房门,说教练你知不知道我好像上了热搜,每个人都说香港旗手很帅。如果别人问起我到底是不是很帅,我该怎么回答?”中国香港短道速滑队总教练孙丹丹接受南都、N视频专访时,分享了香港选手朱定文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走红社交平台的趣事。
几天后,朱定文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预赛中与武大靖同组,迎来他的冬奥首秀。虽然最终他拿到小组第三的成绩,止步预赛,但这场比赛无论对朱定文还是孙丹丹来说,都意义非凡。
从2014年接手中国香港短道速滑队,孙丹丹已经与朱定文等香港短道速滑运动员走过近10年的刻苦训练,才迎来在北京冬奥会短暂的“高光时刻”。“我明白一个运动员去参加冬奥会是多么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些南方的孩子。”
中国香港队来了个东北教练
“在以前很难想象,南方那么热的城市里怎么可以从事这个项目。”来自吉林长春的孙丹丹从小就在家门口天然的冰场玩,天生就带着“冰雪基因”的她随后加入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斩获世界锦标赛金牌。从事这项运动三十多年,直到她接触到香港的滑冰运动员,都很难想象到在南方开展冰雪运动的可能性。
“我在东北执教的时候,有一个师兄会利用假期把一些香港运动员带过来训练。那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中国香港也是有一批小朋友喜欢冬季运动的。”
2014年,孙丹丹正式成为中国香港短道速滑队总教练。进一步认识香港运动员之后,孙丹丹发现来自南方的他们身材更匀称、更小巧,非常具备掌握短道速滑滑行技术的天赋。
孙丹丹与中国香港短道速滑运动员。/受访者供图
除此之外,香港的训练条件不如北方完善,香港运动员也因此表现出对这个项目更高的执着与投入。“香港没有标准的短道速滑场地,我们每次来到内地训练的时候,还没等冰车清理完冰面,小朋友们都提前换好冰鞋迫不及待地冲上去,在上面一直滑、一直滑。他们是真的热爱。”
长期跟着东北教练来内地训练,这群香港运动员也不讲“港普”,而是人人都练就了一口标准的东北口音。朱定文有一次更是找到孙丹丹炫耀他的东北话,“他说‘我的波棱盖儿卡到马路牙子上秃噜皮了’,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他们东北话说得比我还顺了。”
中国香港短道速滑队运动员用东北话给朱定文加油。
一份充满挑战的工作
虽然面临着一群对冰雪运动充满热爱的孩子,但在孙丹丹看来,在香港执教依旧存在着许多挑战。
首先,在香港大家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度较低,许多家长并不能看到将孩子培养为全职冰雪运动员的前景,因此多数人是以学业为主,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训练。
此外,在硬件设施上也存在很大困难。因为香港没有标准的短道速滑场地,孙丹丹只能探索出一套“东奔西跑”式的训练模式,利用假期时间带着运动员来到内地集训。
“虽然说小朋友很热爱这项运动,但他们并不能把它当作一个职业,因为它在香港太小众了,他们无法预知未来可能会获得什么。我们这个项目又要长时间去内地或者海外训练,家长也会担心影响学习。这是我开始最难的一段时间。”
幸运的是,这些情况随着近几年短道速滑进入香港体育学院的“A级”精英体育项目后得到改善。“进入这个体系之后,由政府来支持训练的经费,提供运动员生活的资助,还有一些科研的保障。”除此之外,香港体育学院还会安排网课与一对一的补习老师,帮助运动员在外训练的时候也能兼顾学业。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中国香港短道速滑队有了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并在成绩上不断获得进步。
梦碎平昌冬奥
2018年平昌冬奥会前夕,孙丹丹评估朱定文已经达到最佳竞赛状态,他也成为中国香港短道速滑队冲击奥运资格的重要人选。就在大家以为多年的艰苦训练终于可以换来回报时,朱定文突然在一次训练中脚踝严重受伤。
“朱定文受伤的时候离奥运会很近了,所以他很难接受,这也是对他人生很大的一个打击。”受伤后的朱定文承受着剧烈的疼痛,也将自己封闭起来。面对这样的情况,孙丹丹一边紧密观察他的状态,一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慢慢对他进行开导。
“因为我在1998年冬奥会之前也受过伤,我就和朱定文说了我当时的经历,包括我的心理状态,康复情况,还有重新回到赛场的过程。其实我是想提前告诉他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让他有一个预知,再用自己的方法去面对这件事情。”
在孙丹丹的鼓励下,朱定文积极尝试各种治疗方式,最终又回到奥运资格赛的舞台。虽然当时他未能获得平昌冬奥会的参赛资格,但这次经历让他与整个团队都更明确了奥运梦。不断努力之下,他们顺利在四年后拿到了北京冬奥会的入场券。
孙丹丹与朱定文。/受访者供图
“我从4岁的时候就已经做了这项运动,从事这个职业三十几年,我非常明白一个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是多么重要,可是对于一些南方的孩子可能不知道怎么去实现冬奥梦。所以我不想把我的经验浪费掉,想把它传承下去,让中国香港的小朋友未来有一天也能站在最高领奖台。现在来到北京冬奥会,我们至少走出了第一步。”
“将奥林匹克精神带回大湾区”
1月底,中国香港代表团抵达北京冬奥村。虽然孙丹丹已经经历过多届冬奥会,但对于首次参赛的朱定文来说,对即将来临的赛事充满紧张。
“我和他说你慢慢去体会这个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氛围,然后你才会真正了解奥运会会带给你什么。”在孙丹丹的引导下,朱定文不断调整心态,也开始对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新的理解。
孙丹丹与朱定文在北京冬奥会。/受访者供图
“朱定文来冬奥村的这几天也有了新的梦想,他感受到奥林匹克精神包含着很多包容感与参与感,一直说要把奥林匹克的精神带回大湾区,让大家进入到这个大家庭来享受快乐。”目前,孙丹丹与朱定文已经在香港滑冰联盟的官网上发布滑冰体验的报名链接,从北京冬奥会回到大湾区之后,他们就将全情投入到冰雪运动的推广工作中。
在孙丹丹看来,体育给中国香港的运动员带来的从来不只是比赛成绩,更多的是很正面的能量。“因为我们很多的训练都是和内地合作,包括中国国家队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沟通多了,其实他们更了解中国的文化,所以在他们的理念里可能是更加爱国的一些青年。”
加强体育交流,也是在南方发展冰雪运动的重要环节。“目前中国香港从事短道速滑的全职运动员只有5名,我们的成绩在不断上升,但是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太少了。这个项目的发展需要不同级别的、更多的比赛,单独依靠香港很难,也希望未来能在大湾区整体带动冬季运动的发展。”
重回首体的“四朵金花”
2月初,孙丹丹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张与杨扬、杨阳在首都体育馆冰场边的合照,还将王春露的头像拼接在三人旁边。照片上的四个人,就是曾经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的“四朵金花”。
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曾经的“四朵金花”。/受访者供图
“那天她们突然出现在赛场的时候,我特别开心,真的太久没见面了。当时只顾着高兴什么都没想,后来再看那张照片的时候,其实回想起很多往事,好多个片段不停在我脑海里转,我们在一起经历了太多。”
1995年,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正式成立,孙丹丹也是在那一年加入了国家队,成为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的第一代运动员。1998年长野冬奥会,孙丹丹与三位队友一起获得女子3000米接力银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杨扬夺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为中国队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孙丹丹也在看台上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
“刚开始在国家队训练的时候,我们的训练不是很科学,其实经过了很艰苦的一个过程,也走了很多弯路。所有冰雪人真是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才能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也正是如此,这一代冰雪人割舍不下冰场,肩负着更多责任,想把艰苦探索出来的经验与理念传承下去。
“昨天在赛场上看到小杨阳是副裁判长,我心里不知道说是感动还是什么好。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一起住在首都体育馆。现在我们又回到这里,相聚在这里,每个人在场馆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我们心系的都是这一块冰场,还是我们爱的这一个事业。”
“我们所有冰雪人真的在为喜欢的事业一直忙碌着。我们从来没有停歇过。”
记者:李想
编辑:曾甜宇
更多报道请关注专题:香港冬奥故事
编辑:王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香港冬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