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日前,增城区统计局公布了增城区2021年度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增城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266.66亿元,同比增长10.8%,两年平均增长8%。增城不仅GDP增速排名全市第一,还是11区中唯一增速超10%的区。
工业经济稳健增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区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工业生产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顶梁柱”。2021年,增城三次产业结构为5.15:41.38:53.4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24.19亿元,同比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4.9%。
2021年,增城区努力克服汽车缺芯、错峰用电、能耗约束、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工业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1.1%,均以双位数收官,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2021年,全区“3+5”战略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197.8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5%,同比增长18.5%,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3+5”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10.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前列。有6个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在超视界、国显科技等工业新动能的带动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7%,高于全市40.0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一。
超世界8K项目
在保持工业经济稳健增长中,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2021年,全区32个行业中,有18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56.3%;有13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产值占全区62.8%。
此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也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51739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0.3%。工业用电效能进一步提高,工业生产提质增效。相当于,每1万千瓦时工业用电实现工业增加值5.66万元,比2020年增加0.37万元,同比增长7.0%。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7亿元,连续四年超千亿元。从各镇街投资指标看,新塘镇、中新镇、石滩镇、永宁街在总量上均实现超过百亿的规模。增速上,9个镇街实现正增长,宁西街、正果镇、石滩镇实现领跑。
过去一年,增城区始终把扩大消费放在重要位置,制定出台系列促消费政策,全年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网络零售额、服装、鞋帽、针纺织品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煤炭及制品类加快增长,市场整体呈平稳发展态势。数据显示,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4.62亿元,同比增长9.4%。
2022年经济目标任务:汽车、新型显示加快生产
在2021年GDP取得“增速排名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后,2月16日,增城区召开经济稳增长和工业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定下了新的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区委书记赵国生指出,当前增城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仍较突出,经济稳增长和工业经济发展压力较大。
赵国生强调,经济稳增长既是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增城实现“六个奋勇争先”的现实需要。他对全区经济稳增长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要持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围绕汽车、新型显示两大主导产业,保障重点企业加快生产;强化项目全流程筹建服务,加快推动项目建成投产;加强沟通联系和业务培训指导,持续做好规下企业的服务保障;引导和鼓励企业扩大技改投资,扩大工业投资总量。
二要推动商贸服务业持续增长。持续做好重点批零、住餐企业的全链条服务,鼓励引导企业扩大扩容提产、开拓业务;支持网络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兴领域,提振居民消费,有效扩大内需;在吸引科研和软件人才、引进大型营利性服务业项目方面发力,推动营利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三要抓好农业生产。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抓紧推进数字农业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建设,加快生猪养殖产能提升,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
采写:南都记者 刘安琪 通讯员 陈惠瑜 凌云 姚玉函 谢锡权
编辑:刘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