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广东打造“南海I号”世界级考古品牌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02-25 21:58

南都讯 记者 王美苏 通讯员 粤文旅宣 2月24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在2022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要持续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以更大力度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

汪一洋.jpg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广东将持续做好英德青塘遗址等项目考古发掘研究,加快打造“南海I号”世界级考古品牌,支持阳江建设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同时,建设一批省级以上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联合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当地就业。

汪一洋强调,各地要增强文化自信、文化引领,加强保护利用,让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功能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以2年一次为期加快评选新一批的市级、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非遗代表性项目,推动省、市、县(市、区)三级保护体系呈现“金字塔”型结构,让更多的文保单位、古树名木大树老树及时挂牌。

近年来,广东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现跃升式发展,2019年、2020年共有两个项目连续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幅达历史新高,“南海I号”出水文物总数创造纪录,率先创新实施文物岁修、革命文物上保险等保护机制。

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成果不断涌现。厅机关增设革命文物处,在省级层面率先出台《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公布首批《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各市纷纷出台《梅州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揭阳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在考古工作方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升格扩编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清远英德岩山寨遗址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填补岭南文明起源阶段聚落考古空白,江门开平仓东遗产教育基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十个优秀推荐案例,惠州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南海I号”沉船2个项目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在非遗工作方面,18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总数165项提升为全国第四,新认定11家省级非遗工作站,举办“非遗过大年”“非遗少年说”等活动,出台《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探索认定传承群体。

编辑:王美苏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