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建言
2022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拟提交关于健康码全国统一管理的建议。蔡卫平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健康码几乎等同于防疫身份证。但目前各地健康码不统一、不互认,甚至同一省内还有省市两级不同的健康码,为通过交通枢纽的人群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造成防疫漏洞和薄弱环节形成。
建议提到,建设全国统一管理的健康码,从而实现全国“一码通”,同时也要提高涉疫区域显示精准度,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蔡卫平。
各地自建健康码故障频发、管理随意
蔡卫平称,目前各地自建健康码存在三点问题:一是多地曾经发生健康码数据库崩溃的事件。2021年12月20日,西安“一码通”系统出现崩溃。而这次西安“一码通”崩溃,已经是一个月以来的第二次。这导致大量民众无法乘坐地铁,进不了单位工作。2021年8月3日,据闪电新闻报道,山东不少市民反映健康码始终加载失败。2021年8月23日,福建闽政通健康码出现故障,页面无法加载,对当地市民生活造成不便。不难发现,每当面临疫情波峰,总会有“XX码”“XX通”“XX行”出现系统崩溃情况。
二是健康码管理存在随意现象。各地对于健康码的“变码”管理不一,甚至出现同一人员同一时间两地健康码颜色不同的情况。如从北京到广州已经一周的某人,当北京出现疫情的时候,同一时间在北京的健康码为绿色,反而在广州的健康码变为黄色,导致难以适从。甚至在东北出现疫情的时候曾出现只要是户籍在黑河的人哪怕多年未曾返乡健康码也变成黄色的荒诞现象。
三是分别由不同部门建设和管理,导致各地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信息孤岛。健康码由各地自行开发,阿里、腾讯、中科大脑、星环科技等科技公司都参与到了健康码开发项目之中。全国各地健康码的主管单位分属不同系统。例如负责广州穗康码的是广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健康宝的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上海随申码的是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负责山东健康码的是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辽宁辽事通则由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和省信息中心负责。
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站进站口,防疫工作人员和辖区志愿者查验进站旅客健康码、行程码。新华社发
提高涉疫区域显示精准度,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针对前述问题,蔡卫平建议,把健康码纳入全国统一管理,取消各地的健康码。
在国家层面统一部署、统一规范、统一管理。全国统一使用同一个健康码。集中收集各地疫情防控信息,打通数据孤岛。
同时,健康码对涉疫区域的显示要更加精准。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精准定位涉疫区域。对来自不同风险级别区域的流动人员进行标识并提醒,以便流入地及时监测来自中高风险区的流动人员,让健康码更有效。
此外,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个人行踪信息只需显示不同颜色码以供识别,健康码只需显示曾经到过的中高风险区的涉疫区域,目前显示到一个城市范围过大。不应显示14天内到达或途经的所有地区。
采写:实习生 赵姬 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2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