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东莞上市企业搜于特发布关于公司签署《破产重整之投资意向协议》的公告,当天上午封涨停板。本意向协议签署对方为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高新区集团”),为搜于特的第二大股东。
高新区集团或择机引入新业务
本次协议签订的背景是搜于特于2022年2月28日收到了南昌泰顺制衣有限公司(简称“泰顺公司”)《关于申请重整的通知书》 。泰顺公司以搜于特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
搜于特表示,为解决公司债务问题,尽快恢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经与高新区集团友好协商, 高新区集团有意向成为公司重整投资人,参与公司重整投资。为此,搜于特与高新区集团于2022年3月1日签订了《破产重整之投资意向协议》。
资料显示,高新区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广州开发区成立最早的国有企业之一。目前高新区集团资产规模超过600亿元,旗下共有全资及控股企业70多家, 参股企业80多家。目前,高新区集团为搜于特第二大股东,目前持有公司股份249,250,54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8.06%,为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属于公司关联法人。
协议书主要条款涉及重整投资人的确定、重整投资合作模式等内容。双方初步商定,搜于特本次重整将保留部分资产,其余资产按照重整计划规定偿还债务。本次重整完成后,搜于特将保留部分原有业务,同时高新区集团亦将择机引入新的业务,增强搜于特的盈利能力。
搜于特表示,高新区集团作为意向投资人将参与公司重整可行性的研究和论证,积极与各方共同商讨解决公司债务问题和未来经营发展问题的方案,有利于顺利化解公司债务危机和经营危机,推动公司重整取得成功,恢复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促进公司早日回归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
搜于特同时强调,本次合作的具体内容以经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 及届时签署的具体协议为准,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91.98%~123.04%
搜于特官网显示,搜于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东莞市搜于特服饰有限公司,2005年12月创立在东莞市,从运营休闲服饰品牌“潮流前线”起步,一直稳步快速成长。2010年11月,搜于特集团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业务涵盖休闲服饰品牌运营、供应链管理、品牌管理、商业保理和对外投资等众多领域。
2015年以来,公司积极谋求战略转型,向供应链管理、品牌管理、供应链金融为核心的时尚生活产业发展。官网显示,公司曾先后入选“2018年广东企业100强”“2018年广东民营企业100强”。
2018年,搜于特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5.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9.72%。供应链管理业务占全年公司净利润的76.26%。
时间到了2019年,业绩开始“变脸”。当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9.4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81%。搜于特分析是观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复杂,由于2019年棉花、棉纱等大宗纺织品原材料价格下降,使得公司供应链管理业务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影响业绩。
2020年搜于特利润出现亏损。当年实现营业收入86.13亿元,同比下降33.37%,利润亏损17.71亿元,同比下降930.78%。搜于特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巨大冲击,业务收入及业绩下降与行业趋势一致。当年搜于特也投资建立的全资子公司,立足于研发、生产、销售医用防护类医疗器械,如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为公司带来增值但是影响较微。
而最新的搜于特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40,000万元~39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1.98%~123.04%。
关于业绩,搜于特分析,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资金紧张,流动性短缺,导致公司及子公司多笔金融机构贷款逾期违约,多家金融机构已提起诉讼或仲裁,并申请财产保全,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人民法院冻结、多宗土地房产和投资股权等资产被人民法院查封,公司信用受损,融资困难,客户与供应商流失,对公司业务开展带来较大影响,造成公司报告 期业务收入大幅下滑。
另外,搜于特因为资金短缺,为偿还利息、支付供应商货款、仓储租赁费、工资等生产经营 支出,公司对库存存货进行了大力度降价促销,导致毛利率为负。与此同时,受疫情影响,下游客户资金周转困难,搜于特应收账款回款困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采写 南都记者 梁锦弟
编辑:梁锦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