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今年带来了“呼吁全国统一防控政策”、“呼吁民航业的金融纾困政策”、以及“呼吁建立绿色机场标准”几份提案。
2021年在疫情影响下,国际航线投入持续受限,国内客运市场流量波动,航司经营压力日益加大。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强调要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并为民航业提出了专门的纾困扶持措施。这些也是王煜在全国两会期间关注的重点。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
持续降低航空公司融资成本
受连续两年的新冠疫情冲击,民航业持续亏损。数据显示,疫情以来全行业已累计亏损达到1817亿元,其中航空公司累计亏损1491亿,占比高达82%。根据航司的公告,南航、东航、国航均预计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超百亿元。
“2022年情况仍不容乐观,国际航协预判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王煜表示,目前民航业还要遭受油价汇率波动、地缘政治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叠加冲击,需要继续得到金融支持。
2020年,民航局出台了阶段性减免民航发展基金以及国际航班不停航、重大运输任务、客改货专项补贴等帮扶政策,为航空公司争取到优惠利率应急贷款1100亿元。在王煜看来,此举大幅缓解了疫情期间由于集中退票、削减航班带来的资金压力,保证了民航业的平稳运营。
据统计,截至2021年9月30日,国内上市航空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0%,平均流动比率仅为0.49。而民航业至今依然受疫情影响,一旦一年期纾困贷款到期之后,航空公司需靠“借新还旧“的方式来维持,这样更容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为此,王煜建议,继续为航空公司提供纾困低息贷款等金融支持,确保航空公司的生存和飞行安全的投入。将现有的纾困贷款期限从1年期延长至3-5年期,缓解航司中长期资金压力。
他还提到,2020年纾困贷款用途仅限定为航空公司日常经营性支出(例如航油、起降费、人员薪酬等),2021年底的最新一批纾困贷款用途扩展为一半额度可用于归还存量贷款,但都不能用于飞机或发动机等采购支出,而该类费用是航空公司占比较大的资本支出(以空客A320NEO为例,一架飞机交付价格约5000-6000万美元)。
因此,他建议,扩大纾困贷款使用范围,例如可全部额度归还贷款,并可用于采购飞机或发动机。这将极大缓解航司的运营资金压力,同时也为恢复再生产,提供发展动力。
形成全国统一的疫情防控标准
近期出台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认真落实严格、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有效恢复和保持服务业发展正常秩序。
作为航旅业从业者,王煜发现,目前在疫情防控中,仍然存在健康码、核酸检测证明等关键信息的统一和互通问题,以及各地执行疫情防控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为此,他建议,一是国家及时总结各地疫情防控成功经验,整合形成全国统一预案。二是形成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行程码、核酸报告、疫苗接种记录等检疫信息的互认,加快实现健康码、核酸证明、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关键信息的数据整合与共享,形成全国统一的数据平台。三是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数字化水平,实现各防控关口“无感通行”。
形成国内机场绿色发展评价标准和体系
在贯彻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成为各行各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中国民航建设以资源节约、低碳运行为宗旨的绿色机场是“四型机场”的内在要求,已成为我国机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王煜认为,目前我国机场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还暂未有一套完整、完善的评价标准和体系。
2021年,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发布《四型机场绿色性能评价标准》,从资源节约、健康舒适、低碳减排、环境友好、运行高效等五大绿色性能角度,提出了绿色机场发展的定性和定量指标体系。
基于上述背景,王煜在提案中建议,在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四型机场绿色性能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形成国内机场绿色发展的行业评价标准和体系。所制定的国家标准应该包括:在机场的规划和建设方面,以“资源节约、因地制宜、功能合理、降低成本”为宗旨,制定“科学合理、技术适用、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方案。
在低碳减排方面:可通过机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APU替代设备使用率、新能源车配备比例等指标,对机场的减排表现进行详细的评价。在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方面:可对机场的平均日用水量、水远传计量系统、补水和节水等技术设置具体评价标准,等等。
此外他提到,在机场运行效率和旅客体验方面,也可以通过设置指标,例如通过航空器的运行效率(航站楼近机位的占比、年均机场放行率和地面滑行时间、A-CDM 等系统应用),地面交通的运行效率(轨道、公交的保障能力),旅客通行的效率(旅客出港流线的最远距离比、自助值机设备的配备数量)等,来规范和评价机场运行效率和旅客体验的表现。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