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变身大受欢迎的社区公园,桥下空间卫生死角没有了,黑臭的河涌也变清澈了……生活在广州天河渔沙坦村的李记滩老人万万没有想到,短短半年内,村容村貌会发生如此大改变。
渔沙坦村的华丽变身是天河区美丽村居建设成效的缩影。记者了解到,渔沙坦村、柯木塱村所在的凤凰街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在尊重社区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实施53项微改造建设工程提升街道容貌品质,切实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柯木塱村整治前。
柯木塱村整治后。
社区公园建好了 村民有了游玩地
“终于有散步聊天、跳广场舞的休闲场所了。小公园建好后,我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柯木塱村的廖女士今年已经75岁,每天晚上7点半到9点是她在柯木塱社区公园跳舞的时间。新建的社区公园面积有1900平方米,道路两旁栽植了凤凰木、桂花、香樟德等植物,环境宜人,如今这里成了村民休闲游玩的不二选择。
除了新建社区公园,经过美丽村居建设,凤凰街辖内的柯木塱村、渔坦沙村社区不少地方都有了大变化。华美路、柯木塱西路、渔东路、渔中路、渔兴路等主要路段,新建了人行道、安装护栏、划禁停标线等,从小处入手,一点一点、一段一段,“小切口”改善提升城市容貌。
社区公园前身是一处荒地。
社区公园建成后大受周边居民欢迎。
在元墩北街和榄元新街交会路口,原来处于三角位的杂乱草丛现在变成了小广场。醒目的标语,整洁的宣传栏,让人耳目一新。据介绍,柯木塱村是广州市内客家人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为更好体现当地文化,凤凰街利用周边厂房外墙约300平方米,绘制客家农村丰收、生活气息浓郁、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3D涂鸦墙,使柯木塱文化基因瞬间鲜“活”了起来。
清脏留净 “绣花”功夫改善社区环境
垃圾乱堆乱放,车辆乱停乱放,内街内巷卫生死角多……之前,村里的环境卫生是大家最为头疼的问题。美丽村居建设重点要解决的就是人居环境。
为此,凤凰街重拳治理“六乱”行为,并从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和效率入手,强化环卫保洁。如今,辖内19条道路由“步行保洁”过渡到“快速保洁”“飞行保洁”。据统计,美丽村居建设以来,凤凰街全面清理27个经济社房前屋后、内街内巷、桥下空间等卫生死角2000余处、垃圾约1600吨,消杀面积380余万平方米,有效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柯木塱社区大坪街6号误时投放点建设前。
柯木塱社区大坪街6号误时投放点建设后。
此外,建设美丽村居的过程中,凤凰街利用撂荒地复耕复种,约295亩打造“四小园”小生态板块,用小菜园、小公园、小果园、小花园点缀美丽乡村,并修筑统一规划的田园风格篱笆栅栏和防护栏、健身步道,使山水田园景色尽在眼前展现。
“我们在尊重社区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的基础上,以绣花功夫推动社居微改造。”凤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在改造施工过程中难免产生噪声,给周边村民生活造成影响,整治过程中也收到过群众的投诉信,通过积极反复的沟通与协商,改造才得以顺利进行。
对于生活居住环境的变化,生活在渔沙坦村已有17年的李记滩老人大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之前村道路面凹凸不平,沿线违停车辆也较多,来往行人走路都十分不便。修整后,道路环境焕然一新,不仅车辆通行方便,行人走路也平稳了许多。
“走在平整的路上,心情也舒畅多了,这是乡村振兴给百姓带来真真切切的好事。”为此,李记滩还亲自写了感谢信,为凤凰街的真抓实干点赞。
李记滩手写感谢信。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李焱彤
受访者供图
编辑:夏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