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正式开幕,北京、延庆、张家口3大赛区的比赛场馆已“旧貌换新颜”,各场馆内的“雪容融”替代了“冰墩墩”,翘首以盼迎接冬残奥运动员们。
冰墩墩、雪容融,一冰一雪,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的搭配,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文化和智慧带给奥林匹克运动、带给世界的珍贵礼物。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林存真表示,“这两个吉祥物在整个形象景观体系里,冰墩墩起到的是科技奥运、探索未来的任务,雪容融则代表我们的人文情怀,刚好契合我们最初的设计要求,把中国文化、奥林匹克精神和国际设计趋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那么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是从何而来的呢?在它身上又隐藏了哪些“彩蛋”呢?
这是3月1日在北京赛区国家游泳中心外拍摄的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主题元素。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创意来源
雪容融以它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形象,一经出现就受到广泛关注,而这个创意则源自一位大学生对“年”的记忆。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设计团队成员姜宇帆说:“在我的家乡,一个年味非常浓厚的县城,红灯笼是非常常见的物品,所以我就以“红灯笼”为元素进行设计,画了一个草图以后,和中国结配在一起进行了提交。”
让吉祥物有“生命”
灯笼又称“灯彩”,是中国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品。红灯笼在人们的节庆生活里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物件,是怎样被成功塑造成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的呢?
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设计团队负责人郭春方介绍:“创作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几个最艰难的环节,其中一个就是让它有‘生命’,这也是我们徘徊时间最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到市场上把所有能买到的灯笼都放在了工作室,在里面加了各种吉祥物应该有的动物元素,试了很长时间也不理想,之后北京冬奥组委林存真老师给了我一张图片:北京一个非遗传承人在制作一个巨大的红色灯笼,在灯笼的吉祥纹上再贴金色的吉祥纹。这让我们很受启发,我们就把鸽子做成纹样形式,和灯笼结合的同时,鸽子和鸽子之间结合,它的负型还能产生新的形态——北京文化典型代表天坛。从那时开始,这个灯笼就开始逐渐地赋有生命了。”
雪容融的“嘴”在哪里
2月13日北京迎来虎年首场降雪,一下雪北京满大街的红灯笼都“秒变”雪容融,有网友问:“雪容融的嘴在哪呢?”
林存真老师介绍:“雪容融的形象,就是一个“雪打灯”的形象。下大雪的时候,有的雪就落在了灯笼最饱满的沿上,特别像一个脸蛋的形象,我们就把灯笼最宽的边缘上的雪变成了它的一个脸部的形象,那下面的弧形就是它的嘴。”
雪容融的“隐藏技能”
在雪容融身上有一些光晕的设计,作为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这样的设计有何寓意呢?
吉林艺术学院“雪容融”设计团队教师苏大伟介绍:“雪容融身上的光晕设计是一个很大的创新,历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中很少很少有从内部发光这样的创意。这次我们通过发光的主体创意,让灯笼身体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坚强,也体现了冬残奥会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以及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那么真的会有像灯笼一样会发光的雪容融吗?苏大伟老师说:“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一点,请大家继续关注吧。”
和冰墩墩一样,金色雪容融也是获奖运动员的“私人订制”版,外圈依然是由素有“岁寒三友”之称的松竹梅编织而成的花环造型,寓意着坚韧、顽强、富有生命力的冰雪荣光。如果说憨厚可爱的冰墩墩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那么温暖人心的雪容融则表达了点亮梦想、温暖世界的美好愿景。
来源:央视网(艺术里的奥林匹克、冬奥一点通、新闻直播间等)
编辑:冯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