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下午,N视频主播团将直播间搬到了N视频·好家风照相馆,策划推出“她·最美Young”妇女节特别直播。本次活动邀请各行各业女性嘉宾参与,以《她·最美Young》拍照打卡、《粤来粤美》看“素人改造”及《开麦听你说》她力量·微访谈三个部分,穿插现场女性采访,配合“慢直播”的多元直播形式,用镜头为广大女性同胞记录美好瞬间,说出她们的女性故事。谈及女性美与她力量,多位嘉宾表示,“美不是苍白无力的,而是有力量的”。
N视频妇女节特别直播:多场景多环节互动记录女性“最美”时刻
N视频好家风照相馆设置在正佳广场四楼,自1月26日“开张”至今,已经为数百个家庭和参与者记录下珍贵瞬间。这个由仿古红砖外立面与满墙照片构建起的空间,成为了本次主题活动的全新“直播间”。
特别直播现场,N视频主播团邀请到了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副主任贺芳、广医三院手术室科护士长庄曼丽、当代油画艺术家杜宸喧、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刘羽珊、广州红棉老兵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队长王允个、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妇联主席黄清华、深圳市级非遗贺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贺虹等七位来自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女性嘉宾。
《她·最美Young》拍照打卡环节中,N视频摄影记者根据每一位嘉宾的风格和特点,引导动作、调节灯光,为嘉宾在好家风照相馆舞台上留下了数张照片。“我觉得大家在放松的状态当中,呈现出的最自然的那一面就是最美的”,现场进行拍摄的N视频新锐摄影记者李孟麟说。
《粤来粤美》改造中,王允个用照片记录下时光“改造”,通过几张12年前的老照片,与在好家风照相馆现场拍摄的节日照片,讲述了一段过往的故事;《开麦听你说》她力量·微访谈部分中,围绕不同身份经历,嘉宾们对于“她”力量与“美”的理解作出了自己的阐释,也表达了节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N视频《她·最美Young》妇女节特别直播活动现场。
她们谈女性美与“她”力量
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副主任贺芳:
见证新生命诞生“美不是苍白无力的,而是有力量的”
来到直播现场时,贺芳刚刚结束一台手术。作为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副主任,贺芳的职业生涯中与不计其数的女性同胞们产生过交集。每一次见证新生命的诞生,她都觉得这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时刻。
每一次“新生”时刻,都是贺芳发挥“她”力量的最好诠释。这些时刻不仅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更是她见证每位女性“美”的瞬间。“美不是苍白无力的,而是有力量的。‘美’的定义是千变万化的。在产房里,当一位女性为了生孩子几乎耗尽全身力量,努力把孩子诞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觉得她是美的,也是有力量的”
作为医生,职业亦带给了贺芳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贺芳所在的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获得了全国妇联授予的“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对她而言,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感谢妇联,感谢广大女性同胞们及政府各界对我们专业的认可和口碑的认可。这提醒我们要时刻为降低女性的孕产妇的死亡率、严重病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做出更大的努力”。
大部分与贺芳在工作中接触的女性,在当下扮演着母亲的角色,贺芳眼里的女性,则有着更多的身份。“女性在家里是多重角色,比如贤妻、良母、孝女。我一直认为中国女性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传承着千古以来的好家风,这是我们传统的优良美德。在当今社会中,对女性的要求远不止这些,我们女性同胞一定能够与时俱进,做好我们对于好家风新的传承”。
贺芳
广医三院手术室科护士长庄曼丽:
“当代的母亲往往都发挥着‘超人’的能力”
结束拍摄环节,庄曼丽对记者直言,“平时我们基本都是穿着工作服,这还真算是新的体验”。作为医务工作者,忙碌是庄曼丽的常态,无论是2020年10月参与援疆医疗队奔赴边疆,还是投身于荔湾区抗疫一线,庄曼丽始终都在最前线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谈及柔性援疆帮扶工作,庄曼丽至今还有很多感慨。“在整个援疆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人把自己的事情放在一边,全力投身到抗疫工作当中,大家的团结和互助经常会深深触动到我”。但最让庄曼丽感觉到自身力量和价值的时刻,是用专业知识给予他人帮助,并让他们也更有信心的时刻。“我还记得援疆时,当地的医护人员说‘庄老师,你们来了我们就更有信心,更安心了’,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就能让彼此更有信心,更有力量”。
在庄曼丽看来,女性在好家风的塑造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她认为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当代的母亲往往都发挥着“超人”的能力,在营造温馨健康的家庭氛围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
说起节日愿望,庄曼丽说,希望自己的母亲、姐妹和天下所有女性同胞们都能平安喜乐、美丽健康。在经历诸多抗疫工作后,她还有一个深植心底的愿望,“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我们可以早日摘下口罩,让彼此之间都能看到美丽,健康的笑容”。
庄曼丽
当代油画艺术家杜宸喧:
女性力量是一种女性独有的坚韧、温润、包容与爱
从拍摄前调整随身佩戴的小首饰,再到拍摄过程中不断变换姿势,杜宸喧始终带给周围人一种极强的感染力。作为从事美术行业的女性艺术家,杜宸喧说自己从学生时期就开始思考“美”的定义。“颜色,造型,外在的和谐都可以是美的。美好的事物,行为,思想,同样也是美的。在我看来,美是一种品质,是源于心底的真和善。也是我们对外在世界美好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
对于“美”的理解,不仅推动了杜宸喧在艺术创作领域的灵感,也强化了她对于“女性力量”的认知。在杜宸喧的理解中,“女性力量”是一种女性独有的坚韧,是一种柔软,是温润、包容与爱。它不同于男性外在的力量美,女性的力量更多的是内在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坚持,水滴石穿的恒久。
当杜宸喧把这种坚韧与柔软带进创作,便能在作品中更清晰地传递出来。直播过程中,杜宸喧提及自己在“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家美术作品邀请展”中展出的《泡泡里的小公主》,这幅作品通过极富少女感和艺术想象力的表现形式,体现了80后独生子女一代对于打破内心壁垒的思索。杜宸喧说,“很多人通过这幅画作会产生对于本我的一种思考,如果我的作品能够带给观众更多的生命体验,传达爱的交流,就是我最大的力量所在”。
生活中的杜宸喧,是两位孩子的母亲。回忆起成为母亲的那一刻,杜宸喧仍然觉得那是她作为女性感受到的最有力量的时刻。“我会觉得自己好伟大,拥有这样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同时有责任去照顾他抚养他教育他,他们是我生命的延续,也是我在好家风传承中应该承担的责任”。面对职业,杜宸喧同样倾注着她的坚韧,“我的作品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每完成一幅作品,我就感到充满了力量,好像又攀登上一座高峰一般”。
杜宸喧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刘羽珊:
作品是女性对自己深层次的自觉和自信
有读过刘羽珊画作的读者评价道,“读羽珊的画,总让人情不自禁地幻想着画面后忽地转出一位素雅、婉约、端庄、冷静的美人”。提及这一评价,刘羽珊说这就是她想为受众传递出的“她”力量——回归艺术本身,感受美的精神力量。
从职业角度出发,刘羽珊认为“绘画是哲学”,是倾注于笔墨所带来的力量的美。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解构并重构自然界蓬勃生长的力量美,对于女性而言,这个发现“美”的过程,也是女性对于自己深层次的自觉和自信。但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刘羽珊始终认为,“作品是无关于性别意识的,希望大家关注到艺术本身”,“通过作品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这是每个人面对困境和挫折的力量”。
“她”这个概念,在刘羽珊心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刘羽珊认为,女性有着天然无法剥离掉的母性,这同时也是女性无法剥离的社会角色。女性所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使她们犹如定海神针一般,在好家风传承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节日这天,刘羽珊祝每一位女性能够更自信,更加坚定追求自己的美和理想。
刘羽珊
广州红棉老兵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队长王允个:
时间的流淌会给女性带来成熟的坚定
拿着两张拍摄于2009年的照片,王允个走进直播间。2019年离开部队的王允个,目前是一名退役军人,她为我们介绍起了这两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这是我参加一次军事远海演习的时候拍的,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当一名海军的意义就是守护祖国的边疆海域”。拍摄环节结束后,看着相机里和当年摆出同样动作的自己,王允个说,“时间的流淌会给女性带来成熟的坚定”。
退伍后的王允个,在不同身份之间转换。如今的她,是广州市军嫂志愿服务队队长,也是广州红棉老兵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队长。这些角色赋予了王允个更多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号召更多退役、现役军人军属投入到社会的活动中,展现巾帼的风采。这也是王允个对自身“女性力量”的解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世界越来越美好。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戎装20余载的王允个在第一时间报名出征武汉。也正是在这次经历中,王允个见证了不一样的“她”力量。回顾起在武汉的33天,王允个至今还觉得是一场重大考验,而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90后”医护人员。“很多随行的护士们在之前从来没有过类似的经验,但她们表现出的沉着和坚定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这就是我们‘女性力量’的一种体现”。
在采访尾声,王允个说,“其实有时候我们会恐惧、担心或者害怕,都是因为没有迈开第一步,所以我想鼓励所有女性都能勇敢迈出人生中的第一步”。
王允个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妇联主席黄清华:
用生命影响生命,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今年是“清华姐姐”工作室成立的第10个年头。这个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的工作室,汇集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资源,力所能及地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作为工作室的成立者,黄清华眼中的“女性力量”,是女性身上散发出来的自信、独立和智慧。“清华姐姐”工作室创办之初的理念是“用生命影响生命”,这也是她“女性力量”的来源和根基。
黄清华坦言,工作室成立以来并非没有遇到困难,但无论面对何种挫折,她都没有放弃。她更庆幸遇到了自己的团队,这些伙伴给予的智慧,让她看到了更多“她”力量的体现。黄清华印象最深的是2021年12月15日的疫情防控工作。当时正值冬至到来,巾帼志愿服务队70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们纯手工包了2万份五颜六色的饺子,将这份满满的爱,心手相牵,在冬至下午,送到了封控小区居民手中。“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一束光,每个人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用小光发散出来,用生命去影响生命。而这束光就是我所理解的‘她’力量、‘她’智慧”。
对于“美”的概念,黄清华认为,“美的定义有内在与外在。内在美是真诚、善良、自信与智慧,而外在美是对事情的不妥协,对生活的积极和乐观”。对于美的理解,也推动黄清华形成对于职业的态度——“我将一直秉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理念,传递着我对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力量”。
黄清华
深圳市级非遗贺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贺虹:
存在于非遗剪纸文化中的“她”力量
带着剪纸作品《全家福》走进好家风照相馆,贺虹开启了她对于文化的阐释,以及对于“她”力量的解读。《全家福》是一副单色剪纸作品,作品中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在红色剪纸的渲染之下,传达出一种了家庭的温暖和力量。贺虹说,“我认为只有小家安定,大家才能幸福,而女性在一个家庭的家风传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于“她”力量,贺虹认为这是一种自强、自立、自信、自律,从精神层面来说,更是一种女性与生俱来的韧劲。结合自身经历,贺虹深化了她对于女性所传达力量的理解。“我认为我从小到大是一个独立的人,无论在事业还是家庭方面,我都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有人会觉得,女人太强了可能不好,甚至有人认为妈妈太强孩子可能就会弱一些。但站在女性个体的角度来想,我认为还是要有足够的自立精神,不依附其他人”。
对于自信的追求,也体现在贺虹的职业精神当中。作为市级非遗贺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贺虹认为剪纸文化是一种兴奋、追求与正能量的体现,是寄托思想情感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体现。“剪刀里面出智慧”,贺虹希望通过这项文化的传承,能够为受众建立一种审美和空间想象的能力,这或许就是她对于自身力量的最好诠释。
贺虹
统筹:贺蓓
采写:彭雨欣 林经武 实习生吴晓桐
直播:林经武 彭雨欣 武艺璇 马青 曾俊豪 实习生吴晓桐
摄像:阮增豪 实习生黄俊霖 卢捷禧 姚发明
摄影:李孟麟 实习生黄奇滨
导播:曾俊豪
编辑:陈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