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消协:去年新能源汽车投诉增多,聚焦这8类问题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汽车
原创2022-03-16 09:34
微信图片_20220315113003.jpg

近日,记者获悉,从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投诉情况来看,汽车及零部件类投诉共有41624宗,同比增长了19.28%。而伴随新业态、新模式、新政策的出现,消费维权形势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智能消费引发维权新难点,体现在汽车方面,新能源汽车举证显得比较突出。

去年汽车类投诉同比增长近两成253.png

新能源车保有量并不大时,投诉量比现在少得多,也是情理之中。 南都记者 梁罗喆 摄影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推广和保有量不断增加,相关投诉逐渐增多。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新能源汽车出现安全问题,如行驶中断电、汽车自燃、自动驾驶系统失灵等。

二是电池质量问题突出,比如充电故障等。三是续航里程缩水,特别是冬季低温下续航折损快。

四是不兑现承诺,比如宣传使用高性能芯片,实际情况却非如此。

五是价格变动惹争议,消费者刚签完合同还未提车,所购买车型就降价,或者推出同价但性能配置更高的产品,导致消费者不满。

六是对已售车型,随意修改网上宣传资料和说明。

七是配套的售后服务体系、维修网点、维修技工等不能满足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需要,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售后满意度。

八是汽车数据存储、提供问题引发广泛关注。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提高,相关数据由厂家垄断、拒绝提供,发生争议。

在消协列举的典型案例中,电动车自燃、续航严重缩水这类涉及产品质量、虚假宣传的问题,依然具有代表性。

对此,消协认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维权难,经营者负有主要责任。除了要高度关注产品安全,强化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升级、功能安全,加强辅助自动驾驶风险告知及质量管控,以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外,还应该真实全面告知产品情况,公平合理约定双方权责,不夸大或者虚假宣传。

同时,落实合格产品交付义务,承担合同责任及履行承诺,并保障消费者数据知情权。

此外,还切实做好售后服务。由于新的汽车三包规定已经于今年正式实施,汽车经营者更应及时更新三包政策,并将三包规定落实到位。

南都记者 梁罗喆

编辑:李美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湾财汽车质量观察室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