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何生廷 “我们对荔湾区荷景路、五菱路等重点路段进行了精准打击,这次行动查获了21辆涉嫌超载的泥头车,我们马上带去过磅,并进行下一步处罚。”广州交警支队巡逻大队董警官向南都记者介绍行动战果。
这一幕发生在3月18日凌晨1点广州交警夜查“泥头车”行动现场。南都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由于非法运输问题突出,涉“泥头车”事故呈上升趋势,在今年以来,广州交警会同市交通局、城管等部门,协同配合,对大货车特别是“泥头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全方位防控打击。
广州交警夜查“泥头车”行动现场。南都记者 何生廷 摄
董警官介绍,近日广州交警接到多名群众的举报,超载“泥头车”又开始活跃起来,为此广州交警“数字专班”民警,根据举报内容,结合大数据平台,对“泥头车”进行分析研判,并进行实地踩点,“在充分掌握这些违法车辆的行车轨迹后,交警联合了城管、交通局进行重点布控蹲点。”
在现场,南都记者看到,在五菱路的路边停放了十几辆“泥头车”,车上载满了建筑泥土、土石,由于过度装载,泥土超出了车厢的高度,民警初步估计有几台是“百吨王”泥头车。
荔湾区五菱路的路边停放了十几台超载“泥头车”。南都记者 何生廷 摄
一名黄姓司机告诉南都记者,3月17日晚,他是要听安排指令再出车,把泥土运输到佛山,还没接到出发通知,就被交警查获,“什么时候出发,怎么走,这都是听老板的。”
违法“泥头车”,给道路交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据统计,2019至2021年期间广州全市涉泥头车事故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白云区和新六区等城郊接合部更是事故多发区域,近三年事故量和死亡人数在全市同类事故占比均超过八成。
研判数据显示,当前广州市无证泥头车非法运输建筑废弃物是造成泥头车交通乱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规定,建筑工地施工方需使用依法取得《广州市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标识》的车辆载货,并在施工现场配备管理人员监督建筑废弃物的运输装载。在今年1-2月份广州交警查处的泥头车超载违法行为中,有相当一部分车辆未取得建筑废弃物运输资质。其中广州市利兴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所属车辆超载次数(51次)全市最多,且车辆均未取得建筑废弃物运输资质。
广州交警一晚查获21辆超载“泥头车”。南都记者 何生廷 摄
在查处“泥头车”上,广州交警一直坚持高压严打的态势,加大查处力度,严管“泥头车”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广州交警共组织开展了14次联合行动,查获了“泥头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3万宗,其中超载违法行为3800多宗。
现场民警告诉南都记者,在查处“泥头车”的过程,很关键一点就是跟他们“斗智斗勇”。据介绍,有的企业还安排了放哨车辆,主要以私家车为主,在“泥头车”出车前,放哨人员会在相关道路进行观察,记录是否有交警行动,没有交警时再通知“泥头车”出发。
“民警在平时踩点时,会看到同一辆车多次出现,这些就是他们的放哨车辆,他们也会记录我们的车牌。”现场民警说,对于他们的盯梢眼线,广州交警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及监控,分析筛查违法车辆行驶线路、出行规律,然后再组织异地用警,实施精准打击。
在查获违法车辆后,广州交警一律深挖彻查“三个源头”,即查违规装载源头、查违规改装企业、查违规运输企业,并会同市交通、工信、市场监督等部门对非法改装、拼装的企业(窝点)、生产销售非法改装车辆的企业(窝点)进一步调查处理打击,形成路面、源头联合整治工作合力。
与此同时,针对部分从事建筑废弃物运输驾驶人交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不到位、源头管理环节薄弱等问题,广州交警在加强路面查处、企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同时,联合市交通部门通过检查、抄告、约谈等方式,强化源头管理。
据了解,今年以来已经有24家“泥头车”企业被纳入重点督导名单,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通过上门检查,发现问题将对涉事企业进行处罚。
编辑:何生廷,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