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院士加盟,高品质保障房约你落户光明科学城

南方都市报APP • 光明大件事
转载2022-03-23 13:59
来源:光明融媒

家是每个人最温暖的港湾

如今

人们对“家”的理解

不再仅限于有房住

周边环境设施配套、

房屋本身的构造等等

都是安家落户的重要衡量

作为全市最大的人才保障房建设区,近年来,光明区在人才保障房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才保障房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优化户型设计,注重环境营造,把保障房建成精品家园,以一流品质吸引一流人才落户光明科学城。

长圳保障房一期项目(凤凰英荟城)

集聚八位院士的“硬核”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的建设生产模式正逐步为工业化所取代。在建筑领域,光明区不断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

在光明区长圳保障房一期项目

(凤凰英荟城)工地

24栋百米高楼

不到三年时间拔地而起

这样的速度

得益于光明区近年来力推的

装配式建筑模

1080x720_2c2f3505ed3d2c21.jpg

它的主要构件全部在工厂生产,然后再运到现场组装。与传统建筑建造过程相比,这种模式的监理验收无需等到结构封顶,而是每建成10层进行一次分段验收,通过后就可以进行机电安装和装配、式内装的施工,大大缩短建设时间。

这种建筑安全性如何?

在项目现场记者了解到

作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

装配式公共住房

长圳保障房一期项目(凤凰英荟城)

率先应用一大批顶尖前沿建造技术

包括:

周福霖院士的减隔震技术,能够在7级地震发生时,使建筑物受到的影响只有4—5级;

周绪红院士钢结构大框架体系技术,可有效减轻建筑自重20%以上,节省脚手架和模板90%;

孟建民院士的“本原设计”理论使长圳保障房一期项目(凤凰英荟城)集中体现“建筑服务于人”的思想。

另外,聂建国院士的钢和混凝土组合楼盖技术、欧进萍院士的减震装置技术、肖绪文院士的绿色施工和免模施工技术、丁烈云院士的智慧安全工地技术、江亿院士的建筑分布式蓄电和全直流供电技术,这些最新的科研成果,都在长圳保障房一期项目(凤凰英荟城)中得到集中应用。

1080x720_ed1f7c25e2ef524f.jpg

长圳保障房一期项目(凤凰英荟城)

有了这么多“硬核技术”

长圳保障房

将有更美好的居住体验

整个长圳保障房一期项目(凤凰英荟城)住宅区实现了全首层的风雨廊设计,居民从地铁或公交场站回家时不会淋到一滴雨;内部6个小区之间不跨市政路无障碍连接,业主进入二层绿化平台后,犹如行进在公园之中……创新、绿色、共享的新理念在细节中得到体现。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人才保障性住房(一期)
人性化设计增强美好居住体验

同样是装配式建筑的

还有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人才保障性住房(一期)

项目现场

11栋住宅塔楼均已封顶,600多名工人正在抓紧进行机电安装及精装修工程,预计本月施工工人将人增加至1200人左右,计划今年9月30日竣工。

1080x810_00ac4fb08f14e45f.jpg

上述11栋住宅楼

全采用点式塔楼环抱着荔山公园

布局通透,城市界面友好

该项目规划结构为

“一轴两区”

一轴为联系公园与附属医院的视线通廊,优化城市公共空间;

南北两区各自围合出不同氛围的院落空间,分别为以大户型为主的北区和小户型为主的南区,符合不同人才群体定位。

另外

南北两区各自围合出

不同氛围的院落空间

不同院落空间形成不同的生活体验

1080x720_6c7803d9c16a5320.jpg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人才保障性住房(一期)一侧的荔山公园(建设中)

南区住宅楼沿外围布置,与沿街商业及配套设施相结合;

北区住宅楼与社区园林和荔山公园相融合,形成相对安静的院落空间,也减少对公园的压迫。围合出独立、安静的庭院空间。

11栋住宅楼

均好性强,品质高

通过塔楼角度转动

满足日照同时

塔楼视线错位

保证每户良好的景观视野和视距

1080x720_6ae27bf28613985e.jpg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人才保障性住房(一期)样板房.

户型设计分别由两种核心筒和七种户型按照配比组合出四种标准层平面,相同楼型、两种平面,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可确保高品质与高效率。户型方正、结构墙少、厨卫固定,用轻质隔墙分隔,即可实现厅房自由转换。
项目现场负责人郭拥华介绍
项目实施装配式建筑管理,采用“预制构件+铝模+爬架”、免抹灰新工艺,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项目实现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融合,网络信息共享,以及与BIM技术的融合,进行全过程管控。

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住房

在每一个细节营造最舒适环境

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住房

位于光明区凤凰街道

周边分布有多个产业园区

商业资源丰富

教育及医疗资源也较为丰富

1080x719_d3b19486d2ddea18.jpg

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住房施工现场

项目由六栋100米住宅、两层沿街商业、局部三层商业和公共配套组成,建成后预计将提供人才住房1086套,可解决约3240人的住房需求,为片区的建设发展大量引进人才,提供人才“软件”功能和持续发展推力。
项目现场负责人罗贵林介绍
项目采用装配式施工,绿色环保,通过场所开放塑造,空间复合利用,形象独特展示对标全球优秀人才住房案例,打造“粤港湾大湾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人才居住标杆项目。

项目还配建了4000平方米的其他公共配套设施,带动项目周边市政公共设施、商业配套设施等服务功能性设施进一步完善。

1080x720_7a2b5a7d32bb90e8.jpg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住房施工现场

在户型设计方面

楼栋错开,避免对视

同时保证更多可售户型朝向庭院景观

户型分布原则上尽可能将大户型朝向小区园林景观,减少外部轨道噪音及交通噪音的干扰。

同时,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满足冬至日一小时的日照要求。在每一个细节上,营造出最舒适的环境。

院士大咖加盟
先进建筑技术荟萃
光明区
正在以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标准
建设一流的人才保障房
更好地吸引一流人才入驻
这些科技含量高、
人居体验美好的精品家园
你期待吗?
光明科学城约定你!

编辑:曾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