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庆坊大学堂读懂荔湾,首讲西关大屋承载的乡愁记忆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03-25 21:53

南都讯 西关大屋承载了什么样的乡愁?3月25日,在“读懂广州,读懂荔湾”永庆坊大学堂——《走进西关大屋》讲座上,蔡孝本结合亲身经历,辅以细节感满满的照片,从西关大屋说起,将承载在西关大屋上的老西关人的集体乡愁记忆娓娓道来。

b2ef3baa08aa9b6fdf843ae66339d74.jpg

蔡孝本从西关大屋讲起,回忆承载在西关大屋上的老西关人的乡愁记忆。

蔡孝本艺名“何车”,是广府文化学者、粤剧编剧、导演、荔湾区粤剧曲艺协会主席。他曾任《粤剧大辞典》主笔,参与过《广东粤剧》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撰稿、导演工作,著有《中国国粹艺术.粤剧》《图说粤剧》《戏人戏语》《戏语戏人》《此物最相思》等研究专著。

作为一名生于西关,长于西关的老西关人,蔡孝本对西关大屋有着独特的情怀,也是他乡愁所寄之处。讲课上,他讲到了西关大屋的诸多设计细节之处,以及蕴藏其中的深厚传统、建筑美学和精神内涵。他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引起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一名老西关人随着他的回忆想起过去,言谈之中十分动情,向其表示谢意。

蔡孝本受访时表示,作为一名老西关人,自己有责任讲好西关故事。他认为,记住乡愁不忘本,才能对今天更加热爱。他曾有上海以及广州市内其它区的生活经历,但他说,对西关最有情怀,最难割舍,是一生情怀所在。“这种情怀很难用道理讲清楚。”

永庆坊大学堂在永庆坊钟书阁举行。他认为,寄托乡愁的载体不可复制,只能保护保留。他点赞永庆坊的微改造模式,既有保留,也有创新。

3月25日的《走进西关大屋》讲座是系列首讲。记者了解到,活动将围绕岭南文化特征、名人名家、粤剧曲艺、非遗技艺等主题开堂授课,通过主题分享、观众互动的形式,解读城市历史底蕴和人文积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美学教育,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

这将是街坊市民读懂广州,读懂荔湾,了解西关的前世今生,聆听中国曲艺之乡的悠扬粤韵,感受岭南文化的浓厚氛围的好平台。作为广州文艺市民荔湾空间的系列活动之一,永庆坊大学堂免费向市民开放。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通讯员 荔宣

图片:通讯员供图

编辑:代国辉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