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才有未来”!2022年华为阿里及腾讯都要做这件大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科创
原创2022-03-29 11:50

2022年3月28日,华为发布了2021年年报。财报显示,在营收下滑28.6%的情况下,华为去年研发投入1427亿元,占营收比例达22.4%。

根据行业数据,华为、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三家在全球研发投入前50名的中国科技企业,尽管近两年都遇到不少企业发展挑战,但都仍在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华为2021报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说:“我们还要为生存而战。但困难再大,我们也要坚定不移地加大投入,这样我们才有未来。”

pic_1133794

华为2021年年度报告发布会现场。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业绩承压明显,华为仍要筑牢技术公司底色

比去年早了3天,华为在2022年3月28日下午召开了2021年年报发布会。

对这次年报发布的关键数据,人们多有预期。早在2021年底,华为就曾披露了一部分2021年度的财务数据,其中已经提到2021年营收约6368亿元,同比出现28.6%的下滑。

28日当天,更多业绩细节披露出过去一年华为经历的严峻挑战:三大主要业务中,营收占比合计超过80%的运营商和消费者业务均出现下滑,其中消费者业务收入接近“腰斩”,下滑49.6%,运营商业务下滑7%。

华为年报.png

华为2021年年报,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占比16.1%的企业业务实现了2.1%的小幅增长。包含了众多新兴业务的“其他”板块虽显示有同比72.3%的增长,但整体收入尚未过百亿元,对华为整体收入的贡献刚刚超过1%。

从利润来看,虽然净利润总体增加了,涨幅75.9%,但财报显示,净利润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他净收支”,比上年增加超600亿元。这笔收入实际上主要是出售荣耀业务的净收益。如果单看销售毛利,2021年同比下滑了6%。

尽管业绩承压明显,华为2021年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达14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占收入比重提高到22.4%,同比增加6.5个百分点。

在时长一个半小时的年报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和华为副董事长、CFO孟晚舟都在反复强调研发投入对于华为的重要性。2021年报中,“技术”一词出现了374次,较此前两年的年报出现频率更高。

业绩承压情况下,华为还能否保持高研发投入?

发布会的问答环节,孟晚舟对此给出了肯定答复。“每年至少拿出10%的营收做研发投入,这是写在《华为基本法》里面的。” 孟晚舟说,不过,2021年华为显然没有因为营收缩减而相应减少研发经费,研发强度远远超过10%的基础线。

pic_1133795

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华为副董事长、CFO孟晚舟答记者问。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今年华为经营性现金流597亿,保持了非常好的收入现金比,目前有净现金2412亿,这些都是我们面向未来进行研发投入的保障。”孟晚舟说。她明确表示将持续加大对未来的投入,“客户价值优先股东利益,研发投入不受利润约束。”

从2021年报来看,华为技术研发类的指标都十分扎实。

2021年,华为从事研发人员约10.7万名,约占公司总人数的54.8%;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族(11万件),90%以上为发明专利,其年度专利授权量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其专利许可收益也在提升,购买许可的厂商已从传统通信行业扩展到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新兴行业。

南都记者分析年报高频词,其中“突破”一词共出现46次,其中提及具体技术突破20余个。

包括智能汽车领域突破网络知识图谱技术、雷视融合、车道级精准定位、行车路径还原等关键技术,5G领域长距 E-Band技术突破高频传输距离限制,运动健康领域突破性的硬件检测技术,数据中心领域突破高功率光源池、硅光集成等关键技术,基础研究领域突破光纤非线性业界难题、突破存储编码技术中低复杂度增量纠错编码、AI 图像编解码技术等。

HAT均逆势加强研发投入,为业务转型筑基

从研发投入力度来看,华为(H)在研发投入上一直是中国企业中的排头兵,紧随其后的是阿里巴巴(A)和腾讯(T)。在欧盟统计发布的2021年全球工业研发投入榜单上,中国企业只有这三家科技企业和中国建筑集团位于前50名。2020年榜单上则只有HAT位于前50。

其中,华为以174.6亿欧元的研发投入位列世界第二、中国第一,超越微软,仅次于谷歌母公司Alphabet。阿里巴巴以71.4亿欧元位列世界第17、中国第二,腾讯则以48.6亿欧元位列世界第33,中国第三。

近一年来,HAT的日子可以说都具挑战,也都在面临转型或转型中。

阿里腾讯作为上市公司,股价市值遭遇下挫困境。业务上,阿里金融业务扩张受限,核心电商业务的代表活动“双十一”数据增长见顶;腾讯的游戏业务、投资布局的社区团购等平台业务则持续面临强监管,腾讯自身也强调,不是一家游戏公司。

为此,HAT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也是转型的一个极大需求,也是今年三家公司要做的一件大事。

以华为为例,对科研投入有深刻感受。

年报发布会上,郭平在回答有关芯片断供是否影响华为通信设施生产时透露,5G基站和手机出货对于芯片的需求量是百万级和亿级的数量级差距,短期内华为对5G基站的芯片储备仍然充足。

这透露出目前华为仍主要使用过去储备的库存芯片。郭平说,长期来看,只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芯片等技术突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年报中未详细披露研发经费在各业务的投入详情,不过据孟晚舟透露,去年华为云的研发投入过百亿元,超过总投入的5%。作为总营收占比16.1%的企业业务板块中的一个新兴子项,可以看出华为对华为云的研发投入有一定的资源倾斜。

郭平说,2017年华为提出要让世界“五朵云”中有华为的身影,这对一个后来者来说并非易事。目前,这个目标已经达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华为高强度的技术投入。

近年来,三家企业在科研投入的增速上也较明显。

在上述欧盟榜单上,阿里巴巴2020年研发投入增幅达32.9%,腾讯增幅达28.3%。以增速来排名的话,这种增速在总榜TOP50里能排进前十,也让两家排位较上年有10名以上的明显提升。

三家企业或许也在科研竞合中发展。

南都记者对比发现,2019年腾讯云刚刚跻身“五朵云”第五位,但2020年被华为超过。2020年数据来看,从公司总体研发投入来看,华为是腾讯的3倍多。

腾讯在对2022年3月23日发布的2021年财报的解读中,重点强调了To B业务首次超过网络游戏,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业务“变重”的背后同样是更多的研发投入,2021年腾讯研发投入同比再增33%,达到518.8亿元,营收占比接近10%。

作为云业务的先行者、世界“五朵云”中第二位的阿里云,仍在不断加大战略投入。2020年时,阿里巴巴便宣布未来3年投入2000亿人民币冲刺全球最大的云基础设施,并加强自研飞天操作系统和IoT、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2020年,阿里巴巴的全部核心系统都已跑在阿里云的公共云上,“技术底座”属性凸显。

国泰君安等券商研究认为,云计算业务不仅对千行百业进行数字赋能,同时也是HAT对自身业务放大技术红利的一个典型方式。

从HAT对于云业务的共同投入可以看出,面对新一轮转型期,互联网科技公司已经不再仅仅使用大干快上、规模扩张的“互联网打法”。加大创新投入筑牢技术底座,已成为它们转型路上的共同选择。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

统筹:任先博

编辑:任先博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科创说
湾财报 | 解读上市公司财报“隐藏”的商业密码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