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黄海林 通讯员骆悦 今年年底前,惠州计划完成连片15亩以上的可复耕撂荒耕地3.56万亩,到2023年底前全面消灭具备复耕条件的撂荒耕地。
据悉,惠州市现有耕地面积137.06万亩,2021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90.69万亩,主要有水稻、蔬菜、花生、甜玉米、马铃薯等,水果主要有荔枝、龙眼、柑桔、香蕉等。去年,惠州全市共完成撂荒耕地复耕面积4.3万亩,超额完成了省下达惠州市2021年1.649万亩撂荒耕地复耕任务。
惠城区芦洲镇全力推进撂荒土地复耕工作
“目前惠州各县区正在多渠道盘活撂荒土地资源,将包括撂荒耕地在内的零散经营的耕地集中起来开展适度规模专业化经营,提高了土地流转的效率。”据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惠州市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行动方案》,全市各地按照分片区包干、网格化管理,复耕一片核销一片的要求,多措并举推动撂荒耕地的复垦。其中,大亚湾区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第三方公司统一对辖区内900多亩撂荒耕地进行全面清理、平整和复耕工作;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连片撂荒耕地,由街道办统筹组织,连片整治130多亩撂荒耕地发展冬种甜玉米;惠城区横沥镇欧陂村通过自筹资金对村里120多亩撂荒耕地进行了复耕,去年有50亩种植上了晚造水稻。
惠州市历来是广东省粮食主产区,博罗县、惠阳区、惠东县、龙门县是省级优质稻生产基地。2021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8.13万亩,粮食总产量60.91万吨;水稻播种面积127.09万亩,总产47.47万吨;甜玉米22.36万亩、冬种马铃薯12.97万亩,成为广东省主要甜玉米及最大的冬种马铃薯生产基地。
惠州今年将继续抓好撂荒耕地复耕工作,在积极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同时,还出台了《惠州市500亩以上水稻种植大户补贴实施方案》,市县两级财政安排财政资金,对早晚造水稻种植面积500亩以上的大户每亩奖补100元。各县(区)也出台了复耕补贴工作方案,通过补贴政策,减轻复耕负担,提高复耕种粮积极性,促进撂荒耕地复耕。
“由于撂荒多年耕地肥力变差、地力等级下降,要推广农业科技,合理利用生态种植方式提高耕地地力,采取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紫云英、油菜花)、秸秆还田等措施,也可以采用玉米套种豆科作物等耕种技术,提高土壤肥力。”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三级调研员、高级农艺师李雄兵介绍称,要根据撂荒地土质属性,树立大粮食的观念,种植水稻、玉米,红薯、芋头等粮菜药兼备的块根粮食作物以及豆类粮食作物。此外,一般耕地还可根据土质、水利、可耕性状况考虑发展市场前景好的特色水果、中草药材(如五指毛桃、土茯苓、鸡骨香、鸡血藤)等。
编辑:黄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