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日常就医有变化?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给出这些提醒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2-03-31 13:15

3月31日,东莞市召开疫情发布会。针对在当前精准防控政策下,市民群众日常就医是否有变化?市民群众去看发热门诊注意事项有哪些?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小勇提醒,目前东莞市需抽调大量医务人员参与核酸采样、定点医院与隔离酒店救治等,但发热门诊、急诊、住院和手术等医疗服务不会停,各专科仍在正常提供医疗服务。

WechatIMG537.jpeg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小勇表示,2月24日以来东莞市通过哨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出阳性病例8例,为及早开展疫情处置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哨点作用固然很关键,但风险往往就在身边。”罗小勇说,流调发现东莞曾有个案身体不适但未就医,后来又传染家人;也有个案自觉感冒就去验核酸,为疫情防控赢得主动。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希望个人和家庭都要有防护意识,主动就医有助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力争在更短时间内尽早发现感染者,及时掐断病毒传播链。”罗小勇表示,该局从调配医疗资源、畅通就医渠道、提供暖心服务等方面满足市民日常就医需求和做好有特殊医疗需求患者的保障

那么,市民朋友去看发热门诊注意事项有哪些?

“请市民朋友放心。目前我市需抽调大量医务人员参与核酸采样、定点医院与隔离酒店救治等,但发热门诊、急诊、住院和手术等医疗服务不会停,各专科仍在正常提供医疗服务。”罗小勇表示,除个别基层医疗机构因防疫需要暂时停诊外,其余大部分开诊,群众可跟往常一样就医。

封控管控区及中高风险地区群众可联系社区“三人小组”寻求帮助,或按要求定点就医。各医院要为急危重症、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等患者和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做好保障

此外,目前已有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松山湖中心医院、滨海湾中心医院、厚街医院、东华医院、台心医院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可解决适宜人群就医需求。针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医生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最长可延至 12 周,期间全科医生将跟踪随访。

门诊报销更加便利了。罗小勇提醒,参保人就医时如遇定点社卫站停诊,可直接到中心门诊就诊报销;如果上述两处全部停诊,可直接到上级医院就医再回属地社卫中心报销;夜间急诊(23点到次日8点)可直接去医院就诊,按相应比例报销。中高风险及封闭封控区内的本市参保人,6月16日前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发生产前检查、门诊特定病种、普通门诊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不受原定点规定限制,普通门诊享受转诊待遇。

此外,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还组建了中医治未病宣教专班,推出新冠肺炎中医治未病指引,

推荐适合当下时令的药食同源、中药预防方以及一系列适合大众的生活方式、汤膳茶饮建议等。

最后,罗小勇表示,请市民朋友上心。当前正值换季,除了要防范新冠肺炎,还要留意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食物中毒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罗小勇提醒,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十大症状,不要拖延就医、不要自行服药,戴好口罩及时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核酸检测免费)。就诊期间听从医务人员指引,保持一米距离,一定要在核酸阴性结果出具后再离开医院。在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患者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若遇到突发急症,请及时拨打120,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会继续为急危重症病人提供24小时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采写:南都记者 黄馨莹 曾奕静

摄影:南都记着 刘媚 东莞日报 郑家雄

编辑:黄馨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