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在大朗镇防控区里,一个在妈妈的“温床”中即将降生的胎儿,被检查出腹部有巨大囊性包块,这要求胎儿出生后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新手爸妈非常焦灼,加上是疫情防控的严峻时期,不安感更加强烈。
位于石龙的东莞市儿童医院,着力建设高水平儿童专科医院、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东莞分中心。
调动多科力量 撑起生命的保护伞
通过线上会诊,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马达主任初步考虑是先天性处女膜闭锁,导致子宫阴道积液,腹部巨大的包块是变大的子宫和阴道。为让胎儿出生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市儿童医院在宝宝出生之前,早已为她“定制”搭建好急救网络,调动多科力量,为她撑起了生命的保护伞。
宝宝出生后,立即被护送到市儿童医院的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缓冲病房,情况稳定后为宝宝开展处女膜切开成形术。
在马达主任的指导下,联合新生儿科、超声功能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手术由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曲志博主刀。曲医生是东莞市儿童医院新引进的医学博士,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半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宝宝住进了NICU病房。爸爸妈妈都不能陪护,但幸好有“袋鼠妈妈”们。喂食、检查、监测、治疗……在“袋鼠妈妈”们的精心照料下,宝宝情况稳定。病房外的爸爸妈妈也通过微信视频和女儿“云团聚”。
全面织牢危重症急救网 为患儿救治提供有力保障
疫情暴发期间,除了协助区域核酸大筛查等防控工作以外,市儿童医院还要担起为全市儿童搭建危重症急救网络的重任。为实现儿童危重症急救网络全覆盖,市儿童医院与市卫生健康局、市公安局等部门,以及封控、管控、防范各区的“兄弟医院”保持紧密的“24小时联动”,通过会诊、出车接、对方送等多种形式完成救治工作。
疫情期间,这样为“三区”危重症患儿急救情节时有发生。东莞市儿童医院的医护不是在院内“接”,就是往院外“跑”。
3月的一个夜晚,市儿童医院再次接到来自大朗医院的求助电话,一名9个月大肠套叠患儿急需救治。医院立马派出超声科专家林淑莲、彭彩霞医生前往尚在防控区的大朗医院。经过超声检查,患儿是复杂型肠套叠,且套入时间长,复位难度极大,同时有肠穿孔及复套的风险。
林淑莲、彭彩霞即刻决定给患儿实施肠管复位术,通过间断注入温盐水结合手法加压复位。2小时后,逆行的肠管“走回正道”,患儿的疼痛也得以缓解。看着已经熟睡的孩子,患儿母亲激动不已。
据悉,2月24日本土疫情发生以来,该院完成对封控、管控、防范各区“兄弟医院”20余例危重症患儿的救治工作。
当然,这并非疫情期间的特例。一直以来,东莞市儿童医院致力于织牢全覆盖的儿童危重症急救网。畅通24小时绿色转运通道,全面开展儿童重症监护技术,为危重症患儿诊治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东莞市儿童医院重视人才培养,儿童危重症救治中心大部分骨干均有国内外相关专业进修经历;同时注重为全市培养急救力量;先后引进陶少华博士作为学科带头人,国内儿童重症大咖曾其毅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全方位指导,逐步提高儿童急危重症救治水平。
未来五年,东莞市儿童医院将立足东莞“双万”新起点,着力建设高水平儿童专科医院、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东莞分中心,竭力为儿童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文/黄馨莹
编辑:曾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