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松柏悼先烈 浩气荡人间

南方都市报APP • 拌面酱
原创2022-04-06 12:20

清明时节,悼念故人,瞻仰革命先烈,缅怀历史。日前,南都记者探访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追寻历史的足迹,了解烈士们奋勇抗日的英雄事迹。有游客表示,每隔一两年便会到这里来瞻仰烈士。

图1.png

广州起义纪念碑。

据悉,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建立于1957年,为的是纪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时至今日,这座陵园已经成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广州起义纪念碑前

不少游客驻足参观

面向陵园正门,广州起义纪念碑屹立于前。纪念碑上,邓小平手书的“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漆金碑名下方,雕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参与广州起义的战斗场面。1927年12月1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和屠杀,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的领导下发动广州起义,经过六天英勇斗争后失败,5700余名共产党员牺牲。如今,陵园环境幽静肃穆,纪念碑两侧林木郁郁葱葱,一侧写着“缅怀先烈”,另一侧写着“崇尚英雄”。不远处的广州近代史博物馆内,还陈列着起义人员作标识的红布巾。

纪念碑前的陵墓大道上,不少游客驻足观看介绍牌上的广州起义先烈们的革命事迹。一位手捧鲜花的游客告诉记者,自己每隔一两年便会到这里来瞻仰烈士,“因为我们现在这么幸福美满的生活,跟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是分不开的”。

图3.png

游客在广场上了解烈士革命事迹。

陵园环抱着广州起义纪念碑,采用的是岭南特色园林风格。园丁们在路边草地上种花,保证植物茂盛。道路两旁设有监测仪监测园内温度、湿度和音量。肃穆区内禁止从事各种有损纪念英雄烈士环境和氛围的活动。肃穆区外的声功能控制区,能见到跑步锻炼的市民和孩子。

广州公社烈士之墓  

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顺纪念碑以东的坡道一路往上可到达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公墓被花岗石围墙围绕,围墙一面是朱德题词的墓名,另一面是广州起义纪念碑铭,围墙柱顶蹲着40只石狮子,墓顶被青草覆盖。几名游客站在碑铭前,阅读广州起义的过程和意义。

丁女士是第一次来此,广州公社烈士之墓是她印象最深的地方。“公墓旁一排排笔直的松树,非常肃穆,敬仰之心油然而生。”她小时候常听家中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长辈讲革命故事,“参观烈士陵园、瞻仰烈士,也是一种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吧。”陵园内还有中苏人民血谊亭和中朝人民血谊亭。游客李先生认为,孩子们应该来看看这样的纪念亭、公墓,对认识历史,学习和传承革命精神很有帮助。

图2.png

中苏人民血谊亭。

据陵园保安介绍,疫情前每天客流量达上万人,现在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客流量减少到四五千人。今年清明期间,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不支持现场祭扫,不举办线下纪念活动。

不过,陵园鼓励市民在线缅怀,在微信公众号“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开放了网上祭拜、网上祭英烈、专题展览和VR云游功能,可以线上游览陵园,纪念和祭奠革命先烈。


“清明时节 遥寄哀思”系列报道

统筹:方军 董晓妍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实习生 郭一蒨

编辑:李思萌,董晓妍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