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宫颈癌,手术后还有生育能力吗?潮州27岁的罗女士近来就在体检时发现了早期宫颈癌,这令已婚尚未生育的她感到十分忧愁:宫颈癌术后还能生育吗?有没有能够治好病,又能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式呢?幸运的是,罗女士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主任何善阳教授及其团队的全力帮助下,接受了量身制定的宫颈癌保留生育能力手术,彻底清除了癌细胞,并且未来仍能当上妈妈。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方式多,专家更推荐腹腔镜式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妇科肿瘤中位居第二,仅次于乳腺癌。很多患上宫颈癌的年轻女性在接受手术的同时都担心失去生育能力。当得知自己患上宫颈癌后,已婚尚未生育的罗女士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我还这么年轻,还没有当过妈妈,今后该如何是好?”为了有更好的治疗方案,罗女士慕名来到广东省人民医院找到妇科主任何善阳教授,并提出了保留生育能力的希望。
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主任何善阳
据何善阳教授介绍,目前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是经阴道根治性宫颈切除术,适合较小病灶,但还需经腹腔镜切除淋巴结。
第二种是开腹根治性宫颈切除术,适合较大范围的切除,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用时较短,但创伤性较大,可能因腹腔粘连影响患者生育功能。
第三种是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近几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例完全腹腔镜手术或绝大部分操作在腹腔镜下完成的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根治术。据何教授介绍,经腹腔镜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相比开腹手术,感染风险更小,并且在3D腹腔镜的辅助下,可以更好地保留子宫动脉,更彻底地清除淋巴结,精准缝合阴道和宫颈。经腹腔镜手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怀孕的几率也更高。
第四种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机器人根治性宫颈切除术,这种方式跟腹腔镜式在操作原理上是一样的,只是经由机器人操作,手术费用更高。
何善阳教授表示,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主要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盆腔淋巴结清扫,并将淋巴结送去冰冻病理检查;若所有淋巴结的冰冻病理结果为阴性,则进行第二步——宫颈广泛切除,切除的宫颈组织同样需要送冰冻切片,若切缘5毫米是阴性,则可以进行最后的残端宫颈和阴道吻合术。“手术过程中的两次冰冻病理结果,需要病理科医生的大力支持。冰冻这一环节就需要花费两三个小时,所以完成整台手术至少需要六七个小时,是难度较大的手术。”何善阳教授说。
要进行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需满足这些条件
当然,并不是所有宫颈癌患者都适合进行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何善阳教授强调,手术条件之一必须是IA2~IB1期(包括IA1脉管受侵者)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接触性阴道流血,即同房后阴道流血,并且病灶无法用肉眼看出,只能在显微镜下可见;条件之二是年轻(18至40岁)、没有生育、渴望生育的患者。其他手术条件还包括:组织学分型为鳞癌或腺癌、肿瘤直径小于2cm、宫颈内口上方无浸润、区域淋巴结无转移征象、无其他不育因素等。
目前,罗女士的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月经也正常,不影响卵巢功能。但何善阳教授也提到,由于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中切除了一部分宫颈,可能导致早产,可以在孕12周左右行阴道宫颈环扎术来防止早产。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阴道镜检查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宫颈癌得以及时发现,部分病人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得以治愈。“及早发现,定期复检,早期宫颈癌并不可怕。” 何善阳教授提醒。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肖童丹
通讯员:张蓝溪 靳婷
编辑:曾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