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王森 发自北京 今年一季度,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较大事故同比均明显下降,多数行业和地区形势平稳,但重特大事故反弹。
在今天(4月12日)上午应急管理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就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有关情况作出通报。
据介绍,在自然灾害方面,一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以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风雹灾害为主,洪涝、干旱、地质灾害、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953.1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6人,直接经济损失150.3亿元。
在安全生产方面,一季度,全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608起、死亡3935人,其中,较大事故83起、死亡341人;重大事故3起、死亡38人;特别重大事故1起,即“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造成132人遇难。4起重特大事故分布在贵州、辽宁等省份和航空运输、建筑业、矿山、渔业船舶等行业领域。
申展利介绍,从一季度的事故情况来看,呈现7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矿山行业违法违规开采及瞒报、盗采等问题突出,在矿产资源价格持续高企情况下,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一再触犯安全底线。二是建筑领域违法违规建设施工问题突出,密集复工复产加剧安全风险。三是交通运输领域危险货物运输与客运安全风险突出,民用航空发生空难。四是水上运输及渔业船舶进入事故易发多发期,禁渔期来临前冒险出海捕捞作业问题突出。五是化工危化品领域检维修和试生产环节风险突出,西部地区事故较为多发,32起化工事故中15起发生在检维修环节,14起发生在西部地区。六是工贸冶金事故多发,个别地区连续发生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爆炸事故,部分钢厂脱硫脱灰等环保设施由于外包、检维修安全管理不到位发生较大事故,安全风险突出。七是群租房、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突出,新能源领域火灾风险不断加大。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