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前首相:84%非洲人口未接种新冠疫苗,免疫鸿沟巨大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2-04-20 20:09
微信图片_20220420114804.jpg

南都讯 记者 李玲 丁镜炫 吴斌 发自海南博鳌 世卫组织全球卫生筹资大使、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称,目前全球范围内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打上第一针新冠疫苗,还有84%的非洲人口没有接受任何的疫苗注射。已有产量已足够对全球人口进行新冠疫苗接种,但在中低收入国家,只有不到 50%的人口接种了疫苗,发达国家超过80%的人已经接受了疫苗注射,占世界20%的最脆弱的群体还未接受注射。全球需要医疗卫生从业者做更多的工作,以改变这个现状。

1650454219(1).png

戈登·布朗是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缩小免疫鸿沟,共享健康福祉”分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的。布朗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接种率达到75%的全球疫苗接种目标,但是实际上有超过100个国家仍然没有达到75%的目标,这导致600万人口死亡。“如果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现状,让疫苗不公平的问题持续存在下去,那我们的结果会更加的悲惨。”

布朗认为,南北国家之间的免疫鸿沟是巨大的。在非洲,平均每3000个人才有1个医生,但有超过16亿人急需第一针的新冠疫苗注射,而非洲只有约1000万医疗工作者提供相关服务,供需比例是及其悬殊。

布朗说,我们需要共同携手,进行全球长期性的投资,为全球的疫苗注射提供持久的支持,我们需要投入大概至少150亿美元的投资,帮助这些中低收入国家的人们进行更广泛的疫苗注射。

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主席陈冯富珍也在会上表示,面对疫苗免疫鸿沟,要鼓励发展中国家开发产能。这些国家需要的不只是钱和捐赠,而是要构建自己的有效卫生医疗系统,打造自己的产能和能力。在这方面,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携手解决问题。

会上,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说,消除全球免疫鸿沟,需要解决四方面的问题:疫苗的产能、疫苗的可及性(是否具备冷链运输能力)、疫苗的接种能力和受种者的接种意愿。“在老挝和缅甸,我国给予的援助不仅仅是提供疫苗,还帮助该地区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培训提供接种服务的医生队伍。”他说。

据邓波清介绍,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累计向世界各国提供了42亿件防护服、84亿份检测试剂、3720亿支口罩,涉及了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还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医疗队,向世界卫生等国际组织提供了1亿美元援助。疫苗研发成功后,我们已先后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的疫苗。

编辑:梁建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