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26℃,降碳又够酷”“垃圾减量,降碳新风尚”“管好开关,节俭又低碳”…4月22日晚,一行行主题鲜明的环保标语在东莞大道CBD地标的电子巨幕上滚动播出,宣告东莞市“日常小行动,降碳大作为”全民行动正式启动。
东莞“日常小行动,降碳大作为”全民行动正式启动。
生活细节见“降碳”真章
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当晚,由东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主办的“日常小行动,降碳大作为”全民行动启动仪式,在民盈·国贸城五楼户外平台举行。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调研员冯彬、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胡毅峰、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刘永定等领导出席活动。
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每个公民的积极行动。
为深入贯彻践行《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日常小行动,降碳大作为”全民行动以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空调26℃、垃圾减量、管好开关”三个小行动为切入点,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并参与到全民行动中来。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主办方首先通过新编歌舞《降碳阵线联盟》,抛出“日常小行动,降碳大作为”全民行动的主题。随后通过多个视频展播,介绍开展“日常小行动,降碳大作为”全民行动的目的意义、全年活动安排,并现场发布活动主题宣传产品,包括系列宣传视频、海报、精美实用的周边产品。
“我们倡议,大家积极参与到‘日常小行动,降碳大作为’全民行动中来,立即行动,助力我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活动现场,8名来自机关、家庭、学校、社区、商场、酒店、工厂、环保基地的志愿者代表,共同宣读由市环委办、市文明办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发布的《东莞市“日常小行动,降碳大作为”全民行动倡议书》。他们号召全体市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减少碳排放,真正让“降碳减排我先行”成为一种主流意识、一种自觉行动、一种社会风尚,共同推动东莞生态文明建设。
8名志愿者代表共同宣读全民“降碳”行动倡议书。
多部门联合推动“降碳”行动
日常小行动对于降碳来说,意义有多大?数据显示,夏季空调温度调高一度,10小时可减排约0.8千克二氧化碳;而少用一吨水,则减排约0.9千克二氧化碳。
东莞市“日常小行动,降碳大作为”全民行动大力倡导的“空调26℃、垃圾减量、管好开关”三个小行动,既简便易行,降碳效果又显著,更容易号召全民积极响应并付诸实践。
启动仪式只是一个开端,东莞多部门将通过持续宣导,联合开展系列活动,使“空调26度、垃圾减量、管好开关”等降碳行为成为全体市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根据计划,2022年全年策划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等阵地,开展600场以上主题宣讲,组织公益宣传行动、日常降碳小行动征集、小行动实践30天打卡、主题征文比赛、手绘大赛、摄影大赛、讲解员大赛、典型示范单位(家庭)媒体采风等九大项系列环保公益活动,落地进机关、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场、进酒店、进工厂、进基地等“八进”生态文明实践。
通过3-5年的持续推动,全民行动将强化“全民减碳”的公民意识,培养市民绿色低碳行为习惯,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志愿团队、媒体、家庭和每位市民共同参与的减碳责任共同体。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编辑:田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