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招生政策大调整:取消幼儿园和小学插班生同集团直升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2-04-27 14:08

4月26日下午,东莞市教育局举行“东莞市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微发布会”,发布和解读东莞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关于幼升小、小升初有诸多“新政”即将实施。

微信图片_20220426164616.png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目前,东莞基本实现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为在莞工作生活的全体市民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总学位供需基本平衡。按现有幼儿园大班和小学六年级毕业班人数,根据近年学生在莞“幼升小”“小升初”的比例,初步预测今年全是将有约25万名适龄儿童少年升读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根据各镇街报送的数据统计,全市义务教育公、民办学校起始年级学位供给较为充裕;其中,公办学校提供接近12万个学位,比上一年度增加约1.5万个。总体上看,全市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位总量能满足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

该负责人强调,义务教育公办民办学校要严格遵守并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要求,任何学校都不得通过面试、面谈、人机对话、体验活动、简历材料等各种方式为依据进行招生。今年东莞各园区、镇街将继续落实免试入学政策要求,结合“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原则,根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和规模、行政区划、交通状况等因素,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招生片区范围,积极稳妥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各家长可以通过园区、镇街的招生入学方案了解学校划片范围,各园区、镇街的招生入学方案将陆续对外公布。

微信图片_20220426164438.png

根据国家和省要求,从2020年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2020年东莞建立了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简称“招生平台”)实现了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今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将继续依托招生平台实行同一时间段网上报名和公布录取结果,符合招生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招生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凡未经招生平台招录的学生不能在学籍系统建立学籍。

从2009年起,东莞推行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政策,通过积分排名方式安排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或申领民办学校学位补贴,为随迁子女提供了公平、公正的入学制度,有效规范了随迁子女入学管理。今年全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继续执行《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和《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继续在网上报名期间提出积分入学申请,按照积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到公办学校或领取民办学位补贴。

微信图片_20220426164432.png

东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三大调整”

1.规范随迁子女入学条件。2022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要认真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关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稳定就业、住所等规定要求,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根据该要求,市教育局结合《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和《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两份政策文件将于2022年5月18日到期的实际,向市政府申请延长两份政策文件有效期一年,并对2022年5月18日后提出入学申请的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从“家长方持有效居住证或居住登记”调整为“持有效居住证”,即在2022年5月18日后申请入学的随迁子女,其非户籍家长必须要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

2.调整民办学校直升政策。为有效规范招生入学行为,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政策规定,对民办学校直升政策进行调整。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从2025年起不再实行幼升小直升对口入学政策,即从今年秋季起入学的民办幼儿园学生,毕业时不能通过直升方式入读对口民办学校(同一教育集团)。

二是从今年秋季起取消跨镇街直升入学,即从今年秋季入学起,直升入学政策仅适用于同一镇街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直升小学或小学直升初中,不支持跨镇街民办学校(幼儿园)直升

三是规范转学插班生的直升入学问题,从今年秋季起,转学到有直升资格学校(或幼儿园)就读的学生,毕业时不能通过直升方式申请入读对口直升学校。

四是规范直升顺序,办学层次同时包括小学和初中的民办学校应首先通过直升或电脑随机摇号方式招收本校自愿报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有剩余学位的可面向在同一民办教育集团民办学校就读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直升申请。录取完符合条件的直升学生后仍有剩余学位的,应面向社会招生。请有关家长根据上述政策调整,做好小孩的入学规划。

3.为配合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行为,从今年起东莞将义务教育招生平台与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在网上报名时,学生输入姓名和证件号码,系统会自动显示学生所在的幼儿园;市教育局也会根据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对民办学校幼升小申请直升的学生信息进行匹对,校验通过的才给予直升资格,校验不通过的不能申请直升。目前各幼儿园基本完成了在园幼儿园的信息采集,市下来教育局整理数据后将上传招生入学平台,逐步实现招生入学信息化管理。

招生政策问答

一、有机构或个人说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联系到心仪的学校,或者宣称“可操作电脑随机录取软件,家长给一定数量费用即可保证摇中,可信吗?

市教育局:绝对不可信。义务教育起始年级招生必须经过招生平台报名录取,任何不经过招生平台录取的学生均属于无效,不承认学籍。每年招生季,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或机构利用家长焦虑情绪,声称可以缴纳一定的费用协助安排学位,这是典型的骗局,希望各位家长高度警惕,不要上当。如果家长有具体线索需要举报的,可致电市教育局有关科室:23126112(招生违纪)、23660823(党风廉政纪律)。

二、 从2020年起,民办学校实行电脑派位,有些双/多胞胎被随机派到不同学校入读,请问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可以将双胞胎捆绑派位,实现同校入学吗?

市教育局:根据群众诉求,在借鉴周边城市的做法,以及确保电脑派位完全随机生成派位号,没有人为操作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决定今年在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后新增“双/多胞胎学位调剂”申请栏目,如电脑派位后双/多胞胎小孩分别被派位到不同民办学校,可以通过网上申请方式,在派位结束后第一轮补录环节优先调剂。调剂的要求是:双/多胞胎的民办志愿学校及志愿顺序必须一致,不一致的招生平台不予以受理调剂申请;

调剂的原则是:(1)如双/多胞胎均有录取结果的,根据7月6日电脑派位现场产生的“派位号”,将派位号后的双/多胞胎调剂到派位号前的录取学校;(2)如双/多胞胎只有一方有录取结果,一方没有录取结果,则将没有录取结果的一方调剂到有录取结果的学校;(3)如双/多胞胎都没有录取结果,由家长自行联系民办学校补录,不在招生平台提出调剂申请。

公办学校双/多胞胎的处理问题,由属地教育部门根据学位情况综合统筹,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向户籍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请。关于“有哥哥姐姐在学校就读,希望今年新生入学的弟弟妹妹能入读同一学校”的问题,经征求镇街和学校意见,由于各镇街、学校学位情况和入学需求各不相同,兄弟姐妹同校入学的问题由属地教育部门或民办学校结合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新生注册后的剩余学位优先考虑。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编辑:韩成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