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家一级作家,著名长篇小说《无尽藏》与《乌江引》便出自他的笔下;他是知名戏剧及电影编剧,精彩绝伦的《广陵绝》与《上海王》脱胎于他丰富的想象世界;他的小说作品曾获“中国图书海外影响力”年度TOP10,戏剧作品曾在法国阿维尼翁和韩国清州等国际戏剧节演出,文学领域颇有建树的他,更是2022书香羊城的全民阅读推广大使。他就是国内独树一帜的实力文人庞贝。
庞贝不像他所拥有的那些头衔一样显得高高在上,相反,他是一个真诚务实、接地气的文艺工作者。他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以匠人之心打造每一个文字,用心回馈他的读者。他谦逊、踏实,有着极强的行业责任感,他不仅心系读者的需求,关注社会的发展,而且对行业与学界有着独立的看法和期待,用自己的行动为行业的未来铺路,一步步实现心中的期待,将文字扎根在广袤的大地上。
图:庞贝与他的长篇小说《乌江引》
从事文艺工作的庞贝还有着鲜为人知的从军经历。他早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参谋,长期从事着国际问题的研究,曾出版《中国与联合国》等颇有影响的论著。有着英美文学专业背景的他,搭配这段在军队中工作的经历,最终也为他塑造了独特的知识结构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从军队转业之后,他一度从事影视行业的工作,曾监制《西部歌王》等电视剧,并出版了《人们的梦:20世纪电影精品》等著作。
庞贝在深圳工作生活多年,学贯中西的阅读修炼使其长期担任《深圳特区报》读书周刊的主编,曾任深圳读书月专家指导委员会会员、“书城选书”及“年度十大好书”的评委。现在的他已经是国家一级作家,戏剧及电影编剧,也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和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的专业作家。身份的转变,使得他在每年的读书活动月之际,对读者、对行业、对社会都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想法。
庞贝认为,每年读书月的时候,当他面对众多热情的读者时,他就感受到图书尤其是长篇文学作品产量巨大与读者阅读时间有限之间的矛盾。如今,国内每年出版与发表的长篇小说达到近万部的巨大数量,其中还不包括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庞贝表示,从数量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实在是太多了。与此同时,人们也能感觉到,那些留得住的、叫得响的、传得开的作品仍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写作者应该意识到,作品不是量越多越好,更不要过分局限于自身经验主义的写作思路。对于作家而言,应该需要树立另一种自律,那是一种优质的创作标准,一种放眼于世界文学之下的美学高度。于庞贝自身而言,他将这种自律践行到自己日常的创作当中,“我是主张宁可少写,把每一个作品严格地尽量做到完美一些”。他希望其他同行作家也能追求并践行这种行业自律,创作出更多能长久流传、生生不息的作品,使文学行业更加繁荣。
除了从自身作为作者的角度出发,庞贝也十分关注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市场的选择状态。他从作者与读者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读者也需要有一种阅读的标准、选书的标准和审美的标准。面对当今文学作品市场上丰富海量的选择,每个读者的时间、成本都是相当有限的,因此,这种读者标准的建立,需要一些业内专家、书评人以及读书月活动来引导和带动。倘若读者群体能建立一种独特优质的审美与选择标准,那么读者在选择作品和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理智和有效。
庞贝之所以如此强调作者和读者都需要有各自的标准,是因为有了两种标准的互相配合,阅读与创作之间就能形成一种高效良性的互动,促使业内作品生产的不断优化,最终将使得阅读变成一种积极健康的,且真正能够带来最大精神价值的活动。这恰恰就是他对这个行业、对最完美的读者与作者关系的终极追求,而他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将这种理想化蓝图逐步描绘成型。
编辑:许文茜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2年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推广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