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省份一季度经济答卷:22省份增速跑赢全国,新赣领跑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2-04-29 18:50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4.8%。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之下,各省经济格局呈现出哪些新变化?哪些省份一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哪些省份发展出现新亮点?

截至4月29日,除西藏外,内地30个省份陆续公布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从经济总量看,今年一季度有11个省份GDP超万亿元,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和上海新晋万亿。安徽继续以略微优势超过上海,进入GDP前十强。上海也是首个一季度GDP突破万亿元的城市,然而3月份受突发疫情影响,一季度GDP增速降为3.1%。

粤苏鲁稳居前三,一季度GDP广东逾2.84万亿元,江苏以2.78万亿元紧随其后,山东为1.99万亿元,距离2万亿元大关仅一步之遥。前十强中,福建、湖南再次超越湖北。鄂闽两省竞争胶着,增速均为6.7%,近年来排名多有变化。

从经济增速看,共有22省份增速跑赢全国,其中新疆以7%位列第一;中部地区的增速也亮眼,江西6.9%全国第二,湖北、湖南、山西也为6%及以上。“增速明星”贵州、海南也在6%增速的梯队。一季度,受能源、交通等基建新基建拉动,中西部等多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东北的能源和粮食大省黑龙江增速5.4%,这也是自2013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增幅。然而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吉林成为唯一负增长的省份,增速为-7.9%。

京津冀中,天津增速仅为0.1%,作为今年初国内首个正面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城市,一季度投资和消费均为负增长。

pic_1093176

在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房岭村,飞防大队成员操控无人植保机防治马铃薯病虫害。 新华社发

山东一季度经济总量距“两万亿元”仅一步之遥

从一季度GDP总量来看,广东稳居第一,一季度GDP逾2.84万亿元,增速3.3%;另一个2万亿省份--江苏以2.78万亿元紧随其后,增速为4.6%。这两个省的消费均受疫情等冲击较为严重。

广东和江苏也是国内一季度经济总量唯二突破两万亿的省份。

山东为1.99万亿元,距离2万亿元大关仅一步之遥,差73亿元左右,且一季度GDP增速为5.2%,也是前三强中唯一超过全国增速的。

4月18日,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分析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3月份以来,山东省多地发生本土疫情,防控形势陡然严峻。“做好疫情防控是政治任务,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抓疫情防控和抓经济运行是相互支撑、相得益彰的,既必须做好、又完全能够做好。”会议强调,持续深入抓好“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十大创新”行动计划落实,攻坚二季度,决胜上半年。

pic_1097184

一艘来自日本的集装箱货轮停靠在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卸货。上海港积极助力生产企业,想方设法帮助企业畅通货物运输,全力保障供应链不中断。    新华社发

上海成首个一季度突破万亿元城市,安徽超上海进入前十强

浙江则以1.78万亿元位列第四,安徽一季度GDP首次突破万亿元(10347.7亿元),并再次以略微优势超过上海(10010.25亿元),挤进GDP前十强。

上海则是全国城市中,一季度首个突破万亿元的城市。然而3月份受突发疫情影响,一季度经济运行前稳后降、稳中趋缓,增速降为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月同比增长11.9%,3月数据则为下降10.9%。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近一倍。近期,多部门出台措施支持在沪重点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长三角三省一市中,仅有浙江、安徽的一季度增速是跑赢全国的,分别为5.1%和5.2%。南都记者注意到,江苏、浙江两省的省委常委会近日召开的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会议中,均提到坚持全国“一盘棋”,全力支持上海抗疫,确保守住不发生疫情规模性反弹的相关表述,尤其是守护好市场主体“基本盘”,做好物流畅通保障,稳链保链,着力稳外贸稳外资。

pic_1087074

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天津年初首战奥密克戎疫情,一季度GDP增速仅为0.1%

北京一季度GDP为9413.4亿元,增速4.8%与全国持平,向着万亿元城市目标迈进。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燕南在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个成绩非常来之不易,是全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而投资增速回暖,可以说是全国经济也是北京经济的一个亮点。一季度,北京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0.3%,市级重大项目实现了"应复尽复"。

河北则继2021年全年GDP超过北京后,2022年一季度GDP再超北京,为9559.8亿元。4月21日的河北省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要抓好“三件大事”,持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雄安新区重点片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

京津冀中,天津一季度GDP为3538.52亿元;增速仅为0.1%,在已公布的30省份中倒数第二。今年初,天津成为国内首个正面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城市,一季度固定投资(不含农户)和消费均为负增长,分别下降4.5%和3.9%。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工业生产降幅收窄,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6%,比1-2月的负增长减少0.9个百分点。

从财政收支来看,一季度天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9.8亿元,同比下降19.4%,但降幅较1至2月份收窄1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税收收入378.4亿元,同比下降10.2%;非税收入141.4亿元,同比下降36.8%。分税种看:增值税170.9亿元,下降7.6%;企业所得税69.7亿元,下降21.9%等。

对此,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李伟向南都记者分析,去年天津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就超过两位数,一方面有经济活力和产能调整的原因,也有全市“放水养鱼”的思路影响。“我觉得财政主动让利于企是没问题的,看看后面几年能否逐渐缓过来吧。”

“疫情管控是会影响民营经济活力,但个人觉得还不至于伤筋动骨。”李伟坦言,不过一些本地原有的支柱产业,如钢铁、石油、炼化等重工业重整过程很痛苦,相当一部分都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得不那么彻底,目前尚处在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对于天津而言,2017年是一个转折点,滨海新区“挤水分”,限产“环保风暴”中很多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企业直接被关停,直接影响工业体系的上下游协同运作。据报道,2016年天津工业增加值有7238.7亿元,2017年骤降至3942.5亿元,2021年恢复为5224.6亿元。

pic_1089380

在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航站楼屋面顶板安装工作。 新华社发

新疆一季度增速全国第一,挖掘机指数反映基建火热

与天津增速低迷相反,去年GDP总量超越天津的新疆,今年一季度GDP为3975.3亿元,增速为7%,高居全国第一。这个数字也是新疆2021年的GDP增速。

4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全力以赴把“开门红”变成“全年红”。要突出抓好工业稳增长,积极推动工业强基增效;要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掀起新一轮“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热潮。

有一项指标反映新疆项目建设的热潮。4月19日央视财经发布的挖掘机指数中,一季度宁夏、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成绩亮眼。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窗口期”,在“东数西算”的带动下,新旧基建叠加,基建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其中,新疆压路机平均作业量同比增长27.8%,拖泵同比增长5%,分列全国第二、第三。近年来,新疆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加速推进,带动了压路机、拖泵等工程机械的使用,今年一季度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0.93亿元,同比增长53.1%。

据悉,挖掘机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标配”,是反映基础设施建设、观察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变化的风向标。从全国范围来看,2022年一季度,多个省份工程机械平均作业量创下近三年来同期最佳数据。海南全力推进交通工程建设,自由贸易港第二批建设项目开始集中开工。2022年杭州亚运会是浙江基建的“重头戏”,3月基建再提速,浙江摊铺机同比增长(61.4%)全国第二,压路机(58.8%)全国第三。

南都记者注意到,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会议强调,要立足长远,强化基础设施发展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产力布局和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会议指出,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

pic_1092151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蔡岭镇杨湾村农民驾驶农机在田间劳作。 新华社发

江西等中部地区增速亮眼,江西去年底迎首家央企总部

一季度GDP增速全国第二、中部第一的是江西,为6.9%,并有多项细分数据跑赢全国,发展强劲。

以需求为例,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拉动。春节期间“两不停”、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协同联动开工有力推动了投资规模扩大、进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6%,居全国第5位,高于全国6.3个百分点。各地陆续出台政策促消费稳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9%,居全国第1位,高于全国5.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增长29%,高于全国18.3个百分点,较上年扩大16个百分点。

4月22日江西省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暨“强攻二季度、确保双过半”动员视频会上,省委书记易炼红提出了“八个强攻”的要求,强攻惠企纾困、项目建设、促进消费等。把项目建设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二“王炸”,全力争取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持续招引更多项目,做到“五一”、端午等节假日全省所有项目企业能不停工就不停工、能不停产就不停产。

南都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在赣州成立,标志着全球最大的稀土公司诞生,也标志着江西迎来第一家央企总部。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之称.。

在促销费方面,据“江西发布”,4月28日江西商务厅发出20亿“红包”,开展汽车、家电促销费活动以及推动成品油促销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GDP增速超过6%的,大部分位于中部地区,除了江西,还有湖北(6.7%)、湖南(6%),山西(6.5%)。河南增速略低于全国,为4.7%,但以1.42万亿元的总量稳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

此外,竞争胶着的福建(1.18万亿元)反超湖北(1.08万亿元),这与去年一季度的情况相同,但2021年全年,湖北最后超越福建、湖南,重返全国第七。

pic_1089200

工作人员在中交二公局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施工现场作业。近日,黑龙江省1900余个重点项目全面动工。    新华社发

黑龙江自2013年来一季度增速首次超全国,吉林负增长

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中,除了疫情,国际形势也成为一大影响。去年以来,全球能源价格上涨,特别是叠加今年3月俄乌冲突影响,世界银行分析,这导致能源、食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将持续多年。

作为产煤大省,山西2021年GDP首次迈上2万亿元大关,挤进全国20强。今年一季度GDP逾5500亿元。

此外,内蒙古一季度GDP增速5.8%,是自2018年以来一季度增速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区GDP也突破5000亿元。4月22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的会议强调,强化对重大项目建设的跟踪调度和跟进服务,全力以赴推动各类新建项目尽快实质开工、续建项目尽早竣工投产,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持续释放投资潜力。要加紧抢占新能源发展制高点,以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牵引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东北的能源和粮食大省黑龙江也迎来好消息,一季度GDP增速5.4%,这也是黑龙江自2013年第三季度以来,近9年共计34个季度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增幅。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芦玉春在4月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黑龙江经济持续恢复性增长,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的态势,主要特点是“晋位明显”、“结构优化”。

芦玉春介绍,“晋位明显”主要标志,除了一季度GDP增速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居全国第14位,比上年同期前进16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居全国第12位,前进8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9.5%,高于全国18.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前进27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居全国第13位,前进10位。“这些数字指标的背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和轨迹。”

然而3月起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吉林省成为全国唯一负增长的省份。4月28日,吉林省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吉林地区生产总值为2576.23亿元,按不变价核算,同比下降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5.40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41.37亿元,同比下降11.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59.46亿元,同比下降7.5%。

与此同时,4月28日起长春市、吉林市逐步接触社会管控,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南都记者注意到,暂未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的西藏,4月28日召开了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会议指出,“一季度,全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时与势变化中把准方向,在危与机转化中抢抓机遇,在稳与进统一中积极作为,工作有亮点、有特色,局面稳、增速快、活力强、保障实,实现了开局稳。”展望二季度工作,会议提出,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抓项目、扩投资,坚决落实包保工作机制,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