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热线数智化转型向哪里?人工智能专家沈海波问数湾区开讲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2-04-29 20:51

问数湾区

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在哪里?如何切实提升政务热线服务效能?人工智能与政务热线深度融合路径是什么?在4月28日“问数湾区”第17期系列对话上,科大讯飞集团智能服务事业部资深专家沈海波总经理以政务热线运营与服务相关场景为例,分享“政务热线的数智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

在他看来,未来政务热线是集约共享知识中心,实现各相关委办局知识的整合与应用,打造智能化政务服务知识管理体系,实现内外部全渠道的接入,单点维护,多点发布;政务热线是统一服务运营中心,利用人机协同方式,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渠道,热线服务容量与效率双提升;政务热线是城市治理分析中心,构建从市民反馈到社会治理的分析链条,支持与各级委办部门的联动,建立基于反馈的督办机制。

微信图片_20220429190250.png

科大讯飞集团智能服务事业部资深专家沈海波总经理做客问数湾区。

政务热线是政务服务的核心渠道

“问数湾区”是由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数字治理研究中心、数文明科技、南方都市报联合推出的系列对话活动,以主题分享、圆桌讨论等多种形式推动实践者和研究者们进行交流,追踪湾区数字治理发展的新动态,探寻湾区数字治理创新与提升的路径和方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简称政务热线)是连接群众企业与政府的重要桥梁,是政府数智化转型建设的关键一环。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政务热线价值越发突出,公众更多使用12345政务热线进行咨询或者投诉,期待得到很好的回应。

但是,场地、人员、资金、资源投入是有限的,如何借助有限资源、技术的不断嵌入,提升政务热线服务效能呢?在4月28日线上讲座中,沈海波谈到,政务热线是政务服务的核心渠道,疫情对政务服务要求主要包括“高并发快通”“运营效率高”“舆情传递准”“政策更新快”,“12345不仅仅是集民意的重要途径,不仅仅是我们的服务渠道,还是在建设数字化政府过程中,政务信息集成的重要载体”。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对企服务已经成为12345热线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说,从百姓个体诉求向百姓企业诉求并重的转化,是当前12345热线一个重大变化。

据介绍,去年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53号文《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指明了政务热线发展方向。其中提到,坚持属地管理和部门指导相统筹,坚持诉求受理和业务办理相衔接,坚持便民高效和专业支撑相结合,坚持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相促进。同时,要求加快各地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优化12345热线运行机制以及加强12345热线能力建设。

科技赋能提升政务热线服务效能

政务热线需要如何迭代、提升?在沈海波看来,不仅仅是扩充坐席、整合资源,也不仅仅是做深化运营,需要利用科技手段进行赋能,改造流程标准、方式,提升政务热线的服务效能。

在讲座中,沈海波结合实践案例,主要从前台“人机耦合”、中台“运营数字化”、后台“决策智能化”三个层面,详细讲解政务热线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讲述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嵌入政务热线,提升工单流转效率,服务效能与质量。使用人机对话技术,实现人机耦合提升政务热线服务效率;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数字化运营,提升组织管理能力;使用认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决策,提高决策科学性。

具体而言,在前台,通过人机耦合,助力政务热线服务效能与体验感知双提升。不仅保证热线打得通,而且简单高频业务咨询由机器人全流程应答,分流降低坐席人员压力,辅助提升坐席服务效率,辅助政策问答库实时更新。在中台,建立“以人为本”数字化运营体系,不仅能快速培训符合岗位技能的话务员,而且实现工单办理与业务流转数字化。在后台,通过对对话录音、对话文本的结构化分析,抽取关键信息要素,实现工单分类和对象识别,了解重点问题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关键信息,生成简报辅助决策,对短时突增的同类事件、新发事件还能及时识别、预警。

共建实验室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应用于政务服务

沈海波特别提到,以前需要通过多轮按键才能进行问题定位,现在市民直接说出需求,就能快速获得问题回复。而且,无须手动触摸按键进行导航分流,无须在通话过程中思考业务单元的选择,充分享受自然语音交互带来的高效、便捷体验。由于坐席资源不足,为保障接通率,以往回访工作以对工单人工抽样为主,回访率一般在5%-10%之间,现在使用AI技术替代工作人员拨打电话,实现全量满意度电话回访。

就在4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提到要“优化政策咨询服务”,包括提高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体服务大厅的政策咨询服务水平,更好解答生育、上学、就业、创业、养老、医疗、纳税、疫情防控等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建设统一的智能化政策问答平台,围绕各类高频政策咨询事项,以视频、图解、文字等形式予以解答,形成政策问答库并不断丰富完善。

在对话讨论环节,主持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郑跃平表示,1983年设立第一条政务热线到现在,它已经不单纯是一条电话线,是公众与政府之间连接枢纽,是政府向群众、企业提供服务的重要平台。很多城市的政务热线每年服务量都在以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与政务热线应用场景相结合,既提升个体效能,而且改善组织效能,提升领导力,实现从个体到组织的创新与变革。据透露,科大讯飞将与中山大学建立“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创新联合实验室”,共同努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应用于政务服务与治理效能的提升,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记者 袁炯贤

编辑:袁炯贤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问数湾区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