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脖“三国杀”:周黑鸭重回“老二”,煌上煌门店首次大减

南方都市报APP • 商业消费
原创2022-04-29 22:22

卤制品三国杀,“一哥”绝味食品地位稳固,老二、老三争得面红耳赤。

继周黑鸭、绝味食品后,4月28日,煌上煌公布了2021年财报。这份财报也宣告了,卤制品三巨头的位置重新洗牌,煌上煌仅仅“坐”了一年的“老二”位置重新归还给了周黑鸭。

但是,周黑鸭这个“老二”的含金量,已经不能与巅峰时期同日而语了。

WechatIMG995.jpeg

制图:詹丹晴

绝味食品一马当先

五年前,周黑鸭还能凭借着净利润第一跟绝味食品掰个手腕,现在,绝味食品的业绩已经遥遥领先

在经历了2020年的业绩低迷后,2021年,绝味食品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位数增长,其营业收入为65.49亿元,同比增长了24.12%;净利润为9.81亿元,同比增长了39.86%。

在连续三年业绩下滑后,周黑鸭终于也有了回暖势头。2021年,周黑鸭实现营业收入28.70亿元,同比增长31.59%;净利润为3.42亿元,同比大幅上涨了126.49%。

不过,相比2017年巅峰时期的营收32.49亿元、净利润7.62亿元,周黑鸭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它的业绩情况也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煌上煌的情况则有些糟糕。2021年,其营收为23.39亿元,同比下滑了4.01%;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下滑了48.58%。这也是最近五年来煌上煌首次出现年度营收和净利润下滑。

煌上煌解释称,报告期内整个国内消费市场持续萎缩低迷,终端门店的单店收入在年初略有恢复后,受疫情不断反复、人流量下降影响,单店收入下滑,而且销售费用持续增加,导致营收和净利润双降。

煌上煌短期之内颓势难变。今年第一季度,煌上煌业绩再次下滑,营收同比下滑10.62%至5.42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45.57%至3658.51万元。

WechatIMG994.png

煌上煌(来源:资料图片)

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除了客观原因外,煌上煌之所以被反超,根本原因还在于绝味食品、周黑鸭两大品牌在心智认知、品牌势能、渠道能力等领先优势明显,这导致煌上煌的发展空间被挤压。

随着2021年卤制品三巨头业绩公布,卤制品的排行重新洗牌。煌上煌还没“坐热”的老二位置又重新归还给了周黑鸭。但是此时,周黑鸭跟排在第一的绝味食品之间的差距,早已不像当年那么接近了。

煌上煌门店首次缩减

绝味食品扮演的是后来者居上的角色。

煌上煌才是最早卖鸭脖的品牌。1993年,下岗女工徐桂芬在江西南昌开了一家煌上煌卤味店。次年,周富裕在武汉学习做酱鸭,两年后,他的第一家“富裕怪味鸭”在武汉开业,2005年,周富裕申请了注册“周黑鸭”商标。也是在这一年,戴文军才在长沙开了第一家绝味食品。

WechatIMG996.jpeg

制图:詹丹晴

戴文军很早就明确了直营和加盟要两手抓,创立首年,绝味食品就在长沙开下61家门店。煌上煌以特许经营为主、直营为辅,周黑鸭则一贯坚持直营,直到2019年年底,受困于业绩低迷,才终于引进特许经营。

绝味食品的门店数量遥遥领先,2021年,绝味食品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3714家门店,净增门店1315家。不过,绝味食品单店收入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2021年单店营收均值仅为2019年的91%。

同期,煌上煌有门店4281家,门店较上一年度的4627家减少了346家。这也是煌上煌首次出现门店下滑。

按照原本规划,煌上煌预计2020年新开1400家门店。针对门店缩减,南都湾财社联系了煌上煌董秘,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周黑鸭选择放开特许经营,这一步棋目前看来走对了。2021年,周黑鸭门店总数2781家,净增门店数首次破千,达到1026家。其中,自营门店1246家,同比微增89家,特许经营门店1535家,同比增加了937家。

WechatIMG993.png

周黑鸭(来源:资料图片)

周黑鸭的业绩之所以能恢复正向增长,主要的贡献正是来自特许经营门店。2021年,其来自特许渠道的收益达5.92亿元,同比增长322.4%。

但是,引入特许经营模式后,周黑鸭自营门店的单店收入出现大幅下滑,2021年,其自营门店单店收入约137万元,而在2017-2020年,其自营门店单店收入分别约为286万元、216万元、210万元、128万元。

凌雁咨询首席分析师林岳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在周黑鸭要回到巅峰时期,可能性不大,一是疫情等大环境因素,二是整体行业市场已经趋于平稳。

在徐雄俊看来,绝味食品利用低价实现利多销,而周黑鸭走的是高端路线,这种定位不利于它快速抢占市场。

不过,眼下,周黑鸭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已经开发出9.9元-25元的中低价位产品。

绝味并非高枕无忧

周黑鸭和煌上煌在未来几年想要赶上绝味食品,恐怕很难。不过对比周黑鸭和煌上煌的经营,绝味食品有两个方面始终不如。

其一是毛利率。2021年,绝味食品原本就垫底的毛利率再次出现下滑,同比下滑1.26个百分点至32.06%。同期,周黑鸭的毛利率同比上涨2.3个百分点至57.8%;煌上煌的毛利率同比下滑2.3个百分点至32.71%。

针对毛利率下滑,绝味食品在财报中指出,这主要是收入结构变动所致。

其二是线上收入。2021年,绝味食品来自线上渠道的销售收入为1.32亿元,尽管同比大幅上涨了237.34%,但是整体占营收的比例仅为2.01%。

门店数量更少的周黑鸭和煌上煌显然更重视线上渠道的布局

周黑鸭通过发力外卖业务和生鲜电商,2021年线上渠道收入为9.18亿元,同比增长了23.5%,占营收比例为32.0%。同期,煌上煌来自第三方销售平台线上交易额为5.36亿元,占比达21.4%。

对于绝味食品单靠一条腿走路,业内人士并不太好看。

林岳指出,无论是后疫情时代,还是卤制品、预制菜的发展趋势,线上市场的布局都非常重要,这是5-10年内不可逆转的大势。绝味门店数量增长很快,市场空间也是有的,比如三四五线城市的商圈、交通枢纽等,“这类产品本身有线下销售的特征和优势,但是线下始终不能成为依赖的重点,更大的市场还在家庭用户、在预制菜产品,线上业务的占比始终需要考虑的,否则在消费习惯培育成熟之后,绝味可能会有增长的瓶颈。”

尽管2021年的成绩单证明了绝味食品的绝对优势,但是在刚刚过去两个季度,绝味食品的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财报显示,绝味食品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6.88亿元,同比增长12.09%;净利润为8906.68万元,同比下滑了62.24%。而在2021年第四季度,绝味食品净利润下滑了96.35至1685.47万元。

针对净利润下滑和线上收入较低,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了绝味食品,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对手来自四面八方

卤制品三巨头的较量行至中场而言,接下来的比拼,很可能不止局限在彼此之间。因为市场有了新的变数。

一方面,2021年,紫燕百味鸡递交了A股上市申请书。跟卤制品三巨头聚焦休闲卤味小吃,紫燕百味鸡的主攻方向是佐餐熟食,消费场景倾向于家庭消费。但是,从紫燕百味鸡目前已经公开的信息来看,它的体量已经在周黑鸭和煌上煌之上。

2020年,紫燕百味鸡的营收为26.13亿元,净利润为3.88亿元。同期,周黑鸭营收则为21.81亿元,净利润为1.51亿元;煌上煌营收为24.36亿元,净利润2.82亿元。

而且,紫燕百味鸡的门店数不少,截至2021年6月,其门店超过4760家。

另一方面,在卤味赛道上新兴品牌正在摩拳擦掌。2021年,京派鲜卤、盛香亭、“菊花开”、热卤食光、五香居等相继获得融资。

为了站稳市场,过去一年,卤制品三巨头在营销方面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

2021年,绝味食品的广告宣传费用为1.66亿元,同比大增383.97%。同期,煌上煌的促销宣传费用为1.11亿元,同比增加了27.58%。

而周黑鸭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长18.3%至10.85亿元,这主要是因为线下门店有关的租金、销售人员薪金福利及广告营销费用的增加。

对于卤制品三巨头而言,在这场“攻之战”中想要赢并不容易。

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2021年5月发布的研究报告,2020年,卤味行业前五大卤味企业绝味食品、煌上煌、周黑鸭、紫燕百味鸡、久久丫的市场份额仅为18%。

上述中金研究报告指出,卤制品市场呈现高度分散、品牌化率低,区域化分布明显,部分省市区域性玩家较为强势,例如四川的曹氏鸭脖、福建的洪濑鸡爪及吉林的辣小鸭,在当地门店数量均为第一

卤制品巨头瓜分剩下的市场,新品牌们正在虎视眈眈。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编辑:贝贝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