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平首个雕塑作品亮相深超总:“大写的人”凝聚特区精神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2-04-30 12:25

1978年以来,随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等理念的不断涌现,深圳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创业奇迹,种下了现代企业家精神的种子。而如今,文化和艺术,将成为深圳再次起航的重要推手。

近期,由深圳万科主办的一场超级样本(SUPER SAMPLE)艺术展将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展厅举行。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及苏新平等国际知名艺术大师作品将齐聚,共同揭开超总国际艺术序幕。深圳万科收藏的安尼施·卡普尔大师作品,也将与观众见面。

IMG_0919.JPG

深圳城景

本次展览由孙冬冬策展,阵容涵盖了多位英国特纳奖获得者,呈现了多位代表中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以及多位具备学术影响力的在职教师的艺术作品。作为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助理策展人,孙冬冬以“样本”与“超级”作为此次展览策展的关键词,将有限的展览空间转化为一种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空间实践,通过一场国际高级别的艺术对话,探索、试验与展望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未来的文化艺术生态,以及对于深圳城市文化创新以及城市品质提升所具有的可能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本次展览的中国艺术家,以今年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艺术家为主体,这更是相当于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队在国内的一场展示。

IMG_0923.JPG

苏新平《行走的人》在展览现场 玻璃钢,455*130*405cm,2021

在展览入门处,一个大型雕塑温和却坚定地矗立着,他的创作者——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家苏新平便是这样的警醒者或逆潮人。他质朴真诚的性格、“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对自我的探索……贯穿于其作品和自身始终。这位艺术家从没有停止过对形而上的精神表达的追求和思考,同时,又脚踏实地的践行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并不断探讨着欲望、精神或思想危机等社会现实问题。

早年在草原的生活体验以及军队服役的经历,使得苏新平对大地、天空与心灵的孤独状态体验深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新平创作了一大批反映这类主题的版画作品,显示了其艺术精神的力度和生命意志的强度;后来,由于敏感地认识到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苏新平开始运用油画、素描等直接绘画的手段探讨欲望、精神、思想危机等社会现实问题;而随着对自身工作方式理解的逐渐加深,苏新平将自我的反思及传统文化的追问也纳入实践范畴,由此引发对艺术与日常的互文关系、时间与思维的有效同步等理念问题的思考。

IMG_0924.PNG

苏新平《行走的人》在展览现场 玻璃钢,455*130*405cm,2021

本次参展作品《行走的人》是苏新平近年来最新创作的系列之一,这也是他几十年来首次尝试用雕塑的语言表达既定的主题。作品沿袭了艺术家90年代以来社会关照的现实角度,这个奔走的形象则出自2010年的大型油画《奔波的人》:艺术家以自身为原型,火红的背景中,一个人迈开大步从画面左边走向右边,双脚都伸到了画面的边缘。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何奔波?......艺术家用仪式化的形式语言在现实逻辑里抽象出这个关于“行走”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凝结出某种具有稳定意义的视觉符号。在平面向空间的转换过程中,这件作品更是如棱镜一般折射出不同层次的意向。《行走的人》不但具有了更为真实的尺度关系、形体感受,也被材料、质感、表现手法赋予了新的视觉想象(俞可)。

突出的单体形象与抽空了的物质空间,以写实的表象进行超写实的想象,是苏新平艺术创作的典型样式之一。在另一方面,这件作品亦与“人”有关——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人物”题材便一直是苏新平创作的主题之一。而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之后,苏新平如今更加关注的则是“生命的价值”。

IMG_0925.JPG

苏新平《行走的人》在展览现场 玻璃钢,455*130*405cm,2021

虽然雕塑静止,但作品鲜明的轮廓、强有力的步伐和坚毅的神情,却时刻让人感觉到他仿佛下一秒就要目不斜视、大步流星地走向远方。这无疑是深圳精神以及无数深圳人抽象化后的具身化,呈现了中国社会高速发展背后每一个奋进者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是每个个体生命的价值体现,是现当代中国极速发展态势的寓意图像,同时亦是特区精神的艺术映射。

对于《行走的人》来说,一个“大写的人”,无疑是在艺术悠久历史的滋润之下,为时代下不断前行与奋斗的个体塑造时代的丰碑。

“我在把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和宇宙的关系不会变,但是世界在变化,面对变化的世界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我希望捕捉到这种心理变化和观念变化,当然基础性的东西是始终不变的”。苏新平说。

IMG_0926.JPG

苏新平《行走的人》在展览现场 玻璃钢,455*130*405cm,2021

世界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曾说,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是不可替代和模仿的,是最持久最核心的竞争力,文化是城市最大的不动产。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如果城市不重视文化的积累,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也会滑坡,不可持续。但文化依然是核心的竞争力,更是城市发展和更新的引擎。

事实上,苏新平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艺术教育者。他从“85美术运动”开始持续至今的不断突破自我的艺术探索展现了当代艺术的生命力,而这也正是本次展览想要带到深圳来的——通过当代艺术最鲜活的生命力,激活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深圳乃至全国的城市活力。

据悉,本次展览获得了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南山区区委宣传部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特别支持,目前正在布展中。

南都记者 黄茜

编辑: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