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包括四大方面9条措施,如鼓励汽车消费、推动家电消费,发放消费券以及开展“有奖发票”活动。
公众最关注的当属消费券相关的活动措施,因其与自身利益直接关联,尤其是在本有需求的消费领域抵扣型消费券,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优惠。
从《措施》来看,一是着重行业针对性与紧迫性,二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倾斜支持。首先,《措施》提出,鼓励各地发放消费券、惠民券等,并特意点出是“用于零售、餐饮、文旅、住宿、体育领域消费”,这些都是受疫情冲击较大又与公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领域。
其次,《措施》要求,未出台促消费政策的地市必须在5月1日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促消费活动,可以想见,是想赶在“五一”假期的节点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
最后,基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为了达到促进各地消费的效果,省财政将对珠三角地市(不含深圳市)按其发放消费券实际支出的50%比例补贴,每市最高补贴不超过3000万元。对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发放消费券不得少于500万元,省级财政给予每市500万元的基础补贴。鼓励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加大消费券发放额度,超出基础部分按70%比例补贴,每市最高补贴不超过2500万元。
目前,珠三角9市均已出台促消费相关政策,发放专项消费券总额在300万元至5亿元不等。不同城市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了消费券措施,总体而言,有日常消费领域的基础型消费券、特别行业的刺激型消费券,普惠型补贴,也有时间限定型消费券。
财政家底丰厚的深圳,推出多种消费券,分别精准对应某个领域、行业或群体。日前,深圳通过美团、京东平台,向深圳消费者陆续发放5亿元消费券,其中,4亿元购物消费券属于日常消费领域的基础型消费券,6000万元餐饮消费券、1000万元文体旅游消费券,则属于针对受疫情冲击严重行业的刺激型消费券,而3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等同于给予市民的普惠型直接补贴。
还有的城市发放的是时间限定型消费券,或者更具体来讲,是假期限定版消费券。例如,东莞厚街镇将投入100万元资金补贴,4月29日至5月4日联动星级酒店、美食、商圈零售等重点领域开展促消费活动。4月29日至5月4日恰好是“五一”假期时间段,以消费券拉动假期消费的目的十分明确。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城市只针对部分特别行业,发放刺激型消费券,但即便同样是刺激型消费券,由于发放的消费券行业不同,收获的效果也会不尽相同。例如,佛山南海针对文旅行业,推出千万元文旅优惠券,市民可在区内符合条件的酒店、旅游景区、旅行社、营业性电影院、民宿、博物馆文创等旅游和文体娱乐业企业使用。江门则针对房地产行业,推出购房消费大礼包,为购置新建商品住房并办理合同网签手续的购房人,准备了9000套、总价值3700万元的消费券。
文旅业相对而言是轻消费,更可能达到覆盖面广的促消费效果,可能会吸引本身没有消费打算的消费者进行文旅消费;而购房则是重消费,可以惠及本就有购房打算的群体或是潜在购房者,让他们的消费计划提前,但其也有一定弊端,即难以创造普适性消费。
上述各个城市基于自身情况,推出了不同的消费券类型。总体而言,普适型、日常消费领域的消费券,是更符合促消费的要求的。不过,目前,各个城市更多是针对不同行业或领域派发消费券,后续期待根据不同消费群体、消费能力的人群,派发不同的消费券,以更精准地提供帮助,促进消费。
各个城市出于不同考量推出了不同的消费券,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时间来验证。只是有一条准则是通用的,各地在推出消费券时,应当针对不同的领域、行业和群体精准施策,才能更好地促进消费,活跃市场,推动经济复苏,丰富市民的生活,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编辑:晏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