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意思是,夏日来临,蝼蝈开始聒噪,蚯蚓也从泥土下钻出来,人们可以采摘成熟的土瓜相互馈赠。
《历书》有言:“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雷雨增多,农作物也开始进入茁壮成长阶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
因此,民间多地在立夏之时,都有“尝三新”“见三新”的习俗。清代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穗麦,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见三新’”。“三新”的内容在不同地方也均不相同,有指“樱桃、青梅、蚕豆”,有指“竹笋、樱桃、梅子”,还有的地方因地制宜地替换为豌豆、鲥鱼之类,都是各个地方在初夏时节,能够吃上的原汁原味的时令新鲜食物。
许多地区旧时立夏这一天午饭后还有“称人”的习俗,旧时人们会在村口挂起一杆大木秤,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称。司秤人会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讨个好彩头。称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时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而称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从前食物没有如今丰盛,“称人”是怕苦夏一到人们更易消瘦。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缺衣少食,寄寓往后的日子身体健壮。
此外,旧时立夏时,孩子们还会“斗蛋”。民间有谚语,“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意思是鸡蛋能够消除小儿夏日常见的腹胀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子从妈妈那里得到煮熟的鸡蛋之后,装进一个编织的小网兜里挂上胸前,去找小伙伴,三三两两地开始“斗蛋”:拿蛋头碰蛋头,蛋尾撞蛋尾,先破者输,分出高低,胜利者就是“蛋王”。斗完蛋之后再三五成群地把光溜溜的鸡蛋剥壳吃下去,玩完之后补充营养,是一个非常符合小孩子心性的习俗。
春天的脚步开始走远,夏天的风渐渐开始夹杂热浪吹来,白日愈来愈长,和亲人朋友们沐着夏风创造新的夏日回忆吧。
文案:许乐 实习生 李其妙
海报:严丽萍
编辑:许乐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DUDU猫世界
DUDU猫·二十四节气
虎年节气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