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45只个股“披星戴帽”,包括苏宁易购、獐子岛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2-05-06 20:23

年报披露完毕,几家欢喜几家愁。部分公司因业绩优秀,股价应声大涨,但也有公司“深陷泥潭”被“披星戴帽”,股价一泻千里,面临退市。据统计,今年4月1日至5月6日,A股共有45只股票被“披星戴帽”,其中不乏苏宁易购、獐子岛、泰禾集团等“明星”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加快退市进程,这是退市新规推出后的必然结果。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可以重塑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实现股市的优胜劣汰,不断提高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质量,“业绩为王”效应进一步增强,有利于A股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4月以来45只个股被“披星戴帽”

WechatIMG35197.png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4月1日至5月6日,A股共有45只个股被“披星戴帽”。仅5月6日一天,就有22只个股被“披星戴帽”,其中不乏苏宁易购、獐子岛、中信国安、泰禾集团等“明星”个股。

苏宁易购公告称,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节后停牌一天,复牌后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为“ST易购”。

因扇贝逃跑事件出名的獐子岛节后也迎来“戴帽”。公司公告称,因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会计师为公司2021年度出具了带有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实行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獐子岛”变更为“ST獐子岛”。

中信国安公告称,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公司2019年至2021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孰低值分别为-2.79亿元、-27.19亿元、-14.76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于5月6日复牌后跌停,报收2.95元/股。

南都记者梳理后发现,这些公司被实施ST的原因,大部分为公司在年度报表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等。

除被实施“ST”的公司之外,上述45只个股中,有23只将被实施“*ST”,即退市风险警示。这23家公司分别是深南股份、中潜股份、恒誉环保、运盛医疗、新文化、皇台酒业、蓝盾股份、海伦哲、华电能源、吉艾科技、腾信股份、御银股份、深大通、紫晶存储、博天环境、宜华健康、科华生物、雪松发展、日海智能、台海核电、亚联发展、易尚展示和长方集团。

WechatIMG3867.jpeg

其中,紫晶存储于2020年2月26日在科创板上市,上市时间刚满2年,就收到退市预警信号,速度之快,令人唏嘘。

南都记者注意到,紫晶存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主要是因为该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今年4月30日,紫晶存储发布2021年年报,其实现营业收入4.58亿元,同比下滑6.69%,归母净利润亏损2.29亿元,同比下滑379.8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1.16亿元,同比下滑251.45%。5月6日,紫晶存储大跌20%,报收7.39元/股。

加快退市进程,有利于A股长期繁荣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披星戴帽”的公司外,*ST西水、*ST科迪、*ST天首、*ST猛狮、*ST德威、*ST昌鱼、*ST东海A、*ST宝德、*ST中天、*ST海医、*ST丹邦等多家公司,还先后发布股票停牌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其中,*ST西水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2020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和公司2020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上交所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

据年度报告显示,*ST西水的202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

*ST丹邦收到的深交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公司部函〔2022〕第<149>号)显示,2021年4月30日,因*ST丹邦2020年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0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值且全年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丹邦将于2022年5月5日起停牌。

5月6日,*ST猛狮也发布公告,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4月30日,*ST猛狮披露的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会计年度,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目前,*ST猛狮公司股票已停牌。

事实上,随着注册制的不断推进,退市将成为常态化。为适应注册制改革和常态化退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4月29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强化退市程序衔接,畅通交易所退出机制,完善主办券商承接安排,简化确权登记程序,优化退市板块挂牌流程,推动退市公司平稳顺畅进入退市板块;二是优化退市公司持续监管制度,从退市公司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定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要求,建立差异化的监管机制,提升监管精准性、适应性;三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引导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企业通过市场化途径退出市场,促进风险收敛和逐步出清;四是完善退市公司监管体制,构建职责清晰、协同高效的监管机制,强化各方分工协作和统筹协调,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加快退市进程,这是退市新规推出之后的必然结果。像美国,退市公司的数量一直都很多。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可以实现股市的优胜劣汰,不断提高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质量,增强“业绩为王”效应,有利于A股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墨山

编辑:邱墨山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