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逆行英雄,英雄也是我!”广州医护填词演唱《孤勇者》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2-05-15 12:35

从2020年1月20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病人开始

两年多来,广州吹响战“疫”冲锋号,无数逆行者无惧前行,守护祖国的南大门。

广大医务人员和社工、民警、志愿者、街坊居民并肩携手,筑起一道道全民防疫战线。

他们是爱吃烧鸭饭的广州“大白”,是累了直接躺地上休息的核酸采样人员,是深夜鏖战的“最美守夜人”,是难舍“毛孩子”的宝爸宝妈。

大白是他们的盔甲,“你”,是他们的软肋。

在广州卫健委指导下,南都、N视频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简称“市八院”),推出战疫《孤勇者》,由医护填词,致敬“疫”线大白:

“你是逆行英雄,英雄也是我”。


20岁出头、会害怕的孩子

2020年1月,武汉暴发新冠疫情。随后市八院紧急拉开新冠防护演练。

2020年1月23日,大年二十九,包括感染二科护士长农菲在内的大批医护,从东风院区飞奔至嘉禾院区。5小时后,隔离病区开起来了。

WechatIMG23.jpeg

农菲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本来说好轮班制,但通知收治的新冠患者,从15时38分第一例,数字一直往上滚,一直到凌晨,定格在14例。所有医护主动请缨留下来。

这一天,也让农菲对90后年轻医护印象改观。

“在大众印象中,90后独生子女集关爱于一身,难免娇气自我。但那天,从早上8点筹备隔离病区,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他们扑在隔离病区,怎么叫都不出来,坚持把工作做完。”

WX20220511-224028@2x.png

从早上8点到凌晨3点,医护坚持下班后主动清理完垃圾才去休息。

他们是头一回接触疫情的年轻医护,也是20岁出头、会害怕的孩子。

可一年365天,他们中有人180多天都在“闭环”里。(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感染发生,进到隔离区的所有人员,都要接受闭环管理——红区28天+隔离14天+休整14天。)

清洁工、保姆、心理师……一夜间他们从懵懂小白变成“疫线”多面手。

“我们要守住广州疫情的底线。”这是农菲的心愿,也是他们朴素的初衷。


再难,其它传染病患者也要收治

市八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就担任隔离病区医疗总负责人。

pic_829388

2020年2月29日,时任广东省防控指挥部救治组专家、市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卫平,出席新闻通气会。

从起初对新冠病毒一无所知,慢慢摸着石头过河,到向全国推广救治经验,包括分层分类收治患者、扩大筛查面等,蔡卫平参与了新冠疫情的大量临床救治工作。

但一路走来,最令他感到欣慰的,还是医院无论再难,也没放弃过其它传染病的救治。

“一开始,东风院区外派大量医护支援嘉禾院区,人手不足情况下,仍坚持保留感染科、肝病科、感染血透、感染门诊等科室的正常开放。遇到艾滋病患者进不来广州的,医院也要寄药保证正常治疗。”

保证新冠疫情救治的同时,也要防止医疗次生灾害发生。

这是蔡卫平一如既往的坚持,但说易行难。

艾滋病、疟疾、登革热、甲型H1N1流感……绝大多数传染病都伴随有发热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新冠病例。在当时省内其他地市感染病科纷纷关闭情况下,外地来穗患者辗转“闯关”,求医难上加难。棘手的是,如果他们得不到救治,一样会引发传染。

最后蔡卫平主动跟上级部门沟通,通过开就诊单或闭环接送等方式,尽力保证正常救治,再难也不落下一个人。


只要心脏还在跳动

ECMO上了60多天,从2月住到6月,2020年住院最久的新冠患者,出院后和重症医学科科主任邓西龙成了好朋友。

pic_842984

医院ICU主任邓西龙。2020年5月18日上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向媒体介绍新冠肺炎救治以及加快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转阴等成功经验。

邓西龙回忆起那天仍会心跳加快。那天早上,她照例穿上防护服查房,11点多刚脱下防护服,办公室坐下,电话铃响起:有一个危重病人快不行了。

她的心沉下去了。

她马上把在酒店休整的同事都叫回ICU。医生加护士,满满当当10个人,用上所有抢救手段,监护仪的心率仍接近停跳,血压蹭蹭蹭往下掉。难道这一关真过不去了?

装机器、准备按压、看呼吸机、心电监护、穿刺、准备药物,整整5个小时,泡在汗水里的医护,终于盼来最想看到的一幕,各项指标稳定,抢救成功。

经历过生死之交,患者出院后,和邓西龙成为很好的朋友。她不定时去到患者家里协助康复治疗。从出院不能下地,到扶着墙走几步,再到下楼慢跑几圈,让邓西龙欣慰的是,现在对方已经恢复健康,还可以出省旅游了。

“所有抢救都不留遗憾,只要心脏还在跳动就不放弃。”每天泡在ICU的邓西龙坦言。


爱吃甜食的10岁小朋友

今年初香港暴发第五波疫情,3月份,广州市八院肾内科主管护师王芳所在的病区,收治了一位来自香港的10岁小朋友。

开始,独自来院的小女孩很坚强,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听医护的话,多喝水多睡觉,也能按时吃药。

但一连十几天过去,同病房的患者陆续出院,自己却还没转阴,小姑娘出现情绪波动,经常泪水打湿枕头。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王芳有点心疼。虽然护士每天都进去安慰陪伴,小女孩还是很思念爸爸妈妈。

“我想吃冰糖葫芦。”

“为什么?”

“因为是甜的。”

王芳触动了。

“她其实就是爱哭爱闹爱吃甜食的孩子。疫情下每个人都不容易,无论医务人员还是患者。无法回家的我们,在这里互相治愈。”

王芳想起自己的孩子,两年多来,因为特殊的职业角色,家人或自觉或无奈地接受,自己长时间无法回家的亏欠,也适应这种陪伴缺失的模式。

但也正是这份对家人亏欠,让王芳在内的很多医护,比任何人都更希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到自己家人身边。

对着镜头,在隔离病区的王芳,说有句话想对家人说。

“等疫情散去,我想给你们一个大大拥抱。”

WX20220511-215027@2x.png

因为在抗击疫情中的奋战,王芳获得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一袭白衣,一顶燕帽,一腔热情

感谢你们白衣执甲,护我们周全

感谢所有医护家人们的理解包容

致敬勇敢的逆行者

祝福你们快乐平安



指导单位: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品:南都健康联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总策划:李阳 尹来 苏芬南

执行统筹:杨丽云 詹晓赞 蔡文茵 刘琪莎

执行策划:叶可可 罗雪纯 陈锦琼 邓颖昕

演唱:蔡卫平 谭颖 郑会聪 刘琪莎 王霞 温学良

特别鸣谢:歌曲《孤勇者》




编辑:杨丽云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