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天文学家5月12日公布的银河系中心黑洞首张照片。新华社发(事件视界望远镜供图)
事件视界望远镜(英语: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是一个以观测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为主要目标的计划。该计划以甚长基线干涉技术(VLBI)结合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借助分布在世界多地的8个射电望远镜联合观测同一目标源并记录下数据,形成口径等效于地球直径的虚拟望远镜,将望远镜的角分辨率提升至足以观测事件视界尺度结构的程度。事件视界望远镜期望借此检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在黑洞附近的强引力场下是否会产生偏差、研究黑洞的吸积盘及喷流、探讨事件视界存在与否,并发展基本黑洞物理学。
2019年4月10日,事件视界望远镜观测到一个位于室女A星系(M87)的黑洞 。
北京时间2022年5月12日晚9点,事件视界望远镜合作组织正式发布了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Sgr A*)的首张照片。
5月12日晚,在中国上海等全球各地同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天文学家向人们展示了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
这一成果给出了该天体就是黑洞的实证,为理解这种被认为居于大多数星系中心的“巨兽”的行为提供了宝贵线索。
这张照片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这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分布在全球的射电望远镜组网“拍摄”而成。
这是一张期待已久的关于银河系中心的大质量天体的真面目肖像。科学家之前已观测到众多的恒星围绕着银河系中心一个不可见的、致密的和质量极大的天体作轨道运动。这已强烈暗示这个被称作人马座A*(Sagittarius A*:Sgr A*)的天体是一个黑洞,而今天发布的照片则提供了首个直接的视觉证据。
因为黑洞不发光,所以我们看不见黑洞自身,但绕转的发光气体给出了其存在的信号:一个被亮环状结构围绕的暗弱中心区域(称之为阴影)。照片上显现出的(射电)光都是由该黑洞的强大引力弯曲所致,这个黑洞的质量超过了太阳质量的四百万倍。
看到这张银河系中心黑洞照片,人们都感觉非常兴奋,因为距离2019年4月10号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发布,已经过去了3年。而今,这张宝贵的照片又为人们提出了更多的问题,等待人们去探索和发现。(来源:央视新闻 新华社 科普中国)
2022年5月12日,在通过视频会议形式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在解读研究成果。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
2019年4月10日,由全球科研人员合作开展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发布首张黑洞图片——一个中心为黑色、看上去像甜甜圈的明亮环状结构,黑色部分为黑洞“阴影”,明亮部分是黑洞周围吸积盘。人类终于“看到”曾被认为不可见的黑洞。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国2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这一项目。图片给出黑洞存在的最直接证据,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有助于探索星系演化等许多前沿课题。 新华社发(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组 供图)
2019年4月10日,在智利圣地亚哥,“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召开新闻发布会。神秘天体黑洞终于被人类“看到”了。数百名科研人员参与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10日在全球多地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他们拍到的第一张黑洞照片。 新华社发(豪尔赫·比列加斯摄)
黑洞绘制图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8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新华社发(喻京川 绘)
人类首次“看见”的黑洞的偏振图像
有了偏振图像,人类首次“看见”的黑洞的偏振图像。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获悉,经过近两年的深入研究,科学家对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成功绘制出偏振图像。北京时间2021年3月24日22时,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合作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供图)
南都拍客投稿方式
1、添加编辑微信 duanqi3312 备注:南都拍客。
2、添加微信后,可开通南都图库小程序,上传图集。
编辑:陈军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观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