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大阪领馆举办奈良对华交流茶会!回顾历史汲取智慧面向未来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2-05-14 17:54

南都记者从中国驻大阪总领馆获悉,5月10日,总领事薛剑邀请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等多位中日友好人士,举办“回首千年,开创未来”奈良对华交流茶会。 5月14日,总领馆发言人告诉南都记者,活动意在邀请各方人士畅谈奈良璀璨对华交流史,为奈良对华交流、中日关系改善发展提出真知灼见。

微信图片_20220514164156.jpg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与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

在茶会上,总领事薛剑首先致辞表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遗憾的是,两国关系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令人担忧。“中日两国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流史,古都奈良可谓日本对华交流原点,今天我们在此相聚,就是为了回顾历史,汲取智慧,校准方向,面向未来。”

“人们常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是不走的邻国。在我看来,考虑到两国历史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联系的密度和强度,两国国民更像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薛剑补充道,在这段长达两千年的亲戚关系中,流传着无数像阿倍仲麻吕赴唐、鉴真东渡这样的动人故事,积累了无数联通双方民心的精神纽带和文化财富。他认为,在新时代,双方应共同开启新的发现之旅,唤醒沉睡的友好资源,凝聚共同精神价值,为中日关系真正面向未来筑牢基础、注入动力。

微信图片_20220514164144.jpg

随后,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介绍称,奈良对华交流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阿倍仲麻吕在此出发赴唐前曾在此祈求旅途平安。遥望奈良三笠山,不仅能感到阿倍仲麻吕对中国的热忱,也能感受到千余年奈良对华交流历史的厚重与庄严。“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是最重要的,而尊重是理解的出发点。愿我们共同发掘奈良同中国交流历史中的宝藏,相互尊重、增进理解,为日中友好做出贡献。”他说道。

南都记者留意到,中日两国交流成果体现在多方面。东大寺别当桥村公英、唐招提寺长老冈本元兴分别表示,奈良时代日本与当时汇聚了佛教各流派教义、高僧辈出的中国进行了密切交流。交流不仅促进了日本的佛教发展,也对日本的文化、医药、建筑、雕刻等各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今后将继续努力让更多日本民众了解历史,以鉴真大师为纽带,持之以恒地加强双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此外,在日华人音乐活动家刘宏军、日本中华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会长叶卫阳则在音乐方面阐述了中日交流的成果。刘宏军表示,很多日本音乐都能在中国找到根源,这充分证明了中日文化的紧密联系,他致力于在两国音乐交流的宝库中寻求瑰宝,40年如一日从事收藏在正仓院的古代中国乐器的复制推广交流工作,对留存在日本的中国音乐古谱进行挖掘、整理。

叶卫阳则回顾了自己通过琵琶演奏参与两国文化交流的故事,表示将继续用音乐深化两国人民的理解与友情。他还介绍道,琵琶的传播、演变历史中也蕴含着中日交流的故事——琵琶由中国传来日本,最初是有五根弦,后演变为四弦,当下仅存的五弦古琵琶便保存在奈良正仓院,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在文化交流方面,奈良国立博物馆馆长井上洋一表示,奈良国立博物馆曾经多次与中国合作办展,人们通过欣赏展出的文物,可以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期待今后继续通过展出中国文物、互派研究员等方式增进同中国博物馆的交流,推动日本民众对中国、对日中交流史的理解。

奈良县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天根俊治则表示,作为民间交流机构,愿通过集聚交流点滴,跨越障碍、连接人心,不断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互信,推动日中关系改善发展。

活动最后,嘉宾用由日本僧人空海从中国带回制作技艺,在奈良扎根发展的奈良毛笔为中日交流题词。薛剑与和荒井正吾分别题写“敬邻永安”和“‘愚直’推进日中友好”,抒发对推动两国新时代交流的坚定信念与对中日关系发展的殷切期盼。

采写:南都记者 何嘉慧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即时看天下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