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蒋臻 实习生胡菲菲 昝晓月 记者从广州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广州正公开招标新一轮中心六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本轮共享单车招标配额为40万辆,共分三个档次,运营时间3年。
广州首轮共享单车运营商招标在2019年6月确定,美团、哈啰和青桔分别获得18万、12万和10万辆的配额。三家企业运营至今日即将满3年,广州开启新一轮招标。
本次的运营配额为40万辆,其中,30万辆运营配额(占比为75%)在中标后即时生效,10万辆机动运营配额(占比为25%)为附条件生效。投放的运营配额数量分为三档,第一档为16万辆(即时生效的运营配额为12万辆),第二档为13万辆(即时生效的运营配额为9.75万辆),第三档为11万辆(即时生效的运营配额为8.25万辆)。
与2019年第一轮公开招标相比,此轮招标配额总量未变,但每档的配额数量有所变化,第一档从18万辆调至16万辆,第二档、第三档从原来的12万、10万辆调整为13万、11万辆。
本次投放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配额经营范围为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的行政区域范围,运营配额有效期为三年(2022年7月1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止)。
此前,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部门以及各区政府共同完成了《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总量规模评估(2022—2025年)》。本次全市适宜总量评估主要从设施供给承载能力、出行需求预测、与其他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等多个维度对广州市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总量进行评估测算。
综合评估认为,2022年至2025年期间,广州全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规模为45—65万辆,中心六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规模为30—40万辆,对比2018年版的适宜规模(全市60—80万辆,中心城区40—50万辆)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综合考虑了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情况。
2021年11月2日,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发布通告对电动自行车实施登记上牌管理,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出行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迎来快速增长。电动自行车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同属于非机动车,在骑行、停放资源中存在竞争关系和使用需求替代,因此降低总量评估规模。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将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投放中心六区40万辆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配额(运营配额有效期为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目前招标公告已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官方网站等渠道挂网公示。
编辑: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