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陂百年龙船的“接班人”新“东坡号”是如何造出来的?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05-18 23:33

船身乌黑锃亮,嘴里含着龙珠的龙头栩栩如生,5月14日,龙舟新“东坡号”在锣鼓打鼓声中从番禺区上漖村出发,踏上“归家路”。

这是一条被寄予厚望的龙舟。沿用天河车陂百年龙舟“东坡号”的名字和外观,被寄予如“东坡号”一样绵延百年的期望。据了解,154岁高龄的“东坡号”是苏氏晴川祠第一条龙船,在1868年由苏氏后裔建造。至今,每逢广州市内的龙舟大赛,“东坡号”仍是万众瞩目的指定嘉宾。上漖龙舟厂黄氏第五代传人、新“东坡号”主理人黄剑挺更是用“明星”来形容这艘龙舟在全市业界的地位。

要造出一条能够接班“东坡号”的新龙舟,压力不小。在新“东坡号”骏水仪式当天,黄剑挺就表示,上漖村是广东最古老的龙舟制造基地,名声在外,作为传承人的他不敢辜负外界的期待和信任。对于本次制作,自己非常重视,与7名工人手工打磨、抚平和拼接,力求每个细节都极致精确。

微信图片_20220517141855.jpg

龙舟新“东坡号”的龙头栩栩如生。

“新‘东坡号’是经手过最重的龙船”

上漖村以年桔种植和龙舟制作闻名。正值春夏交替,桔田一片青翠,新枝直直地往上蹿。穿过大片桔田走至上漖涌边,便能看见接连成片的厂房临水而建。这些厂房大多为木棚,钢板顶,泥土地,中间是堆积多年的木屑和一两只未完工的龙舟。这里便是上漖村的龙船制作基地,制作新“东坡号”的龙舟厂位于其中。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正是新造龙舟的好日子。黄剑挺等人早早看好了日子,3月4日当天,在厂里举行了简单的仪式,正式开造新“东坡号”。

“我们一年大概制作十来条龙船,这艘新‘东坡号’是我们制作过的最重的龙船。”提起近日来备受关注的新作品,黄剑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其超出普通龙舟近一倍的重量。他告诉南都记者,“东坡号”有150多年历史,新龙舟要继承此传统。因此,新“东坡号”的厚度比“东坡号”厚了一倍。在长度方面,按照习俗,村里每做一条新龙船都要长一点,寓意长长久久的发展,黄剑挺在查阅了鲁班尺后选定了39.2米这个吉数,寓意旺财。

一般龙船仅3吨左右,而新“东坡号”达5.5吨重。这也让制作过程变得艰难。据介绍,龙舟是在固定木桩上制成的,需要人将木板抬至合适位置进行拼接。新“东坡号”的一块木板有几百斤重,木板之间拼接采取传统榫卯技术,较为复杂。因此,除了龙舟厂里的8位匠人,黄剑挺还要外请几位搬工才得以将木板抬起来。

而在骏水仪式当天,不仅需要70多名壮年汉子合力,还需在船底下放置多根充当轮子的圆柱形树干才得以将新“东坡号”运出。“一般龙舟是被抬下水的,但新‘东坡号’实在太重了,只能用这个办法。”黄剑挺说。

除大小厚度外,新“东坡号”的重量还在于其用料。据介绍,新“东坡号”选用了最好的东南亚坤甸木,其硬度和重量都接近黑檀木。同时具备弹性好,泡在水中越泡越结实的特性,是制作龙舟的不二之选。“这是马来西亚特有的木材,生长在热带雨林里,是泡着水长大的,用来做龙舟特别适合。”

不过,由于原产地管控等因素,黄剑挺的龙舟厂已三年未入货坤甸木。加上新“东坡号”用料扎实,一艘船几乎掏空了厂里全部的存料。船厂也曾试过用其他木材制龙舟,但保存效果并不理想。对此,黄剑挺不禁开起了玩笑,“我们现在的库存都已经不够做一条龙舟,如果之后真的没法进口坤甸木原木,新‘东坡号’可能是我们的收山之作。”

在木材极度紧缺、用料足的情况下,新“东坡号”也成为上漖龙舟厂有史以来单船造价最高的一条龙舟,总价约45万元。

微信图片_20220517143144.jpg

黄剑挺的龙舟厂。

一家四代人结缘新旧“东坡号”

新旧“东坡号”,两条龙舟,相差154岁。同样传承150余年历史的还有上漖村制龙舟的工艺。采访一开始,黄剑挺首先给南都记者细数上漖村制作龙舟的“威水史”。“全国早期制作龙舟大多采用沙木,长度最多为20米左右。而上漖村采用坤甸木和特殊工艺制作,制出来的龙舟可达40米长,而且经久耐用。”在工艺领先的情况下,逐渐地,上漖村闻名于珠三角一带,聚合了周边的制龙舟订单,形成了规模化产业。

黄氏是上漖村最早制造龙舟的家族,黄剑挺是黄氏第五代传人,也是历经两代“东坡号”的“造龙人”。据黄剑挺介绍,广州百年龙船不多,大概只有五六艘,他的爷爷、父亲和自己都经手过“东坡号”的保养维修。“我们和车陂一直有来往,他们相信我们。”而在新“东坡号”举行骏水仪式当天,广州市非遗文化传承人苏应昌也曾表示,“这家船厂历史悠久,我们和上漖船厂一直有来往,‘东坡号’基本上每两年就在这里保养一次,我们对他们的技术各方面都有信心,他们也很了解我们的历史、明白我们的要求,这很重要。”

于是,在2021年年底,苏应昌等苏氏族人找到了黄剑挺,在确认剩余木料足够后,马上下单造新“东坡号”。而在新“东坡号”的制作过程中,黄剑挺的外甥即黄氏第六代传人也参与了造船工作,如此算来,黄氏四代人都与“东坡”龙船结下缘分。

微信图片_20220517142947.jpg

在黄剑挺的龙舟厂里,挂有“龙船世家”的牌匾。

此外,黄剑挺还告诉南都记者,今年是疫情以来对龙舟产业影响最大的一年。“大家都觉得今年举行龙舟比赛的希望不大了,所以附近的龙舟厂大多只有一两条龙舟的订单。”因此,在黄剑挺看来,车陂苏氏族人能够下定决心造新“东坡号”,并且成功举行骏水仪式,让河涌再现龙舟游弋、村民围观的热闹景象是非常难得的。“就快要到端午节了。广东人庆端午节的方式向来丰富,以往,从初一到初五,各村扒龙舟到其他村‘探亲’,村民们参与度高,节日气氛热烈。如果不能划龙舟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采写:南都记者梁思华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梁思华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网络中国节·端午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