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读懂广州高质量发展珠江沿岸!以织补式更新,冲世界一流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05-17 21:47

广州将以国际标准、世界眼光、广州特色,把珠江沿岸打造成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和高质量发展典范,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发布了《广州市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建设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正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根据《草案》,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工作涉及珠江航道长约100公里,主要聚焦中心城区段75公里(包括西航道17公里、后航道28公里、前航道30公里),拓展南沙段15公里、增城段10公里,涉及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番禺、南沙、增城九个行政区。

《草案》依照生态、人本、文脉、创新的基本原则,围绕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基于各区段资源特色,从公共空间、生态、文化、交通、安全、形象、更新、产业八个方面进行系统性谋划。以珠江为纽带,串联沿岸重要发展地区,实现全流域谋划、有序衔接、因地制宜,塑造各具特色的滨江岸线。未来,珠江沿岸将实现“三化三高”的建设目标,即绿色化、数字化、国际化,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423.png


生态的珠江

20个江心岛分三类进行保护

中心城区规划四类21个滨水公园

广州依水而生、依水而兴,珠江承载着广州2200余年的城建史,养育着一代代广州人民。《草案》把生态文明摆在首位,提出要强化保育“岛园林田涌”滨江自然生态本地,推动沿江绿色转型,实现“城在水边、绿在周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此《草案》提出,既要加强对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包括具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生物保护价值突出或胁迫效应显著的河源区、河口区、重要湿地和城市河湖内的洲滩湿地区域;又要加强对江心岛屿生态保护,包括北帝沙、大洲岛、沙仔岛等在内的20个江心岛,将按照严格保护类、限制开发类、优化利用类三类进行保护,其中严格保护的岛屿包括大洲岛、丫髻沙、北帝沙等7个。而为强化气候应对策略,广州将构建城市“冷源”“冷廊”,即通山达海的通风廊道体系。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510.png

滨江岸线与江心岛保护图

此外,广州将强化海岛栖息地保护,助力南沙湿地打造5A级国家滨海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并完善增江绿化生态网络结构,形成连续贯通的滨江蓝绿生态网络格局,结合鸟类迁徙通道优化自然公园功能布局,促进森林进城,提升生物多样性。

在治理方面,《草案》明确健全河长制湖长制度,推进全流域水环境整治,通过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湿地工程等来改善河涌水质,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同时加强绿地和树木保护,以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大树保护为重点,做好珠江沿岸拆违建绿、留白增绿,提升沿岸绿化美化品质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在此基础上,广州将“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草案》提出,要有序安排滨江公园、工业遗址公园等空间节点,形成疏密有致、尺度宜人的高品质公共空间体系。

其中,中心城区段规划4类21个滨水公园,公园绿地16平方公里,比现状增加6.5平方公里。这21个滨水公园包括11个滨江公园、3个工业遗址公园、4条滨江绿带和3处生态湿地,规划主题不尽相同。

1177x749_628371fda95b7.png

滨江绿带及公园分布图

1165x670_628371fdc764e.png

南沙区段则建设南沙湿地公园、大角山公园、灵山岛尖生态堤公园 、滨海公园等各具特色的城市滨海公园,激活滨海公共空间。增江区段则打造荔湖生态公园、增江画廊景区、南山古胜、凤凰山公园等城市公园,强化与周边山水空间联系。

在规划新建区、大面积改造区宜保留100-200米的滨江公共绿地,已建或已批地区滨江绿地宽度小于100米的暂按现状控制,远期宜结合规划改造加宽。

为激发滨江空间活力,广州鼓励在滨江绿带设置文化、体育、休憩类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碧道文化驿站、休闲驿站等 建设,完善便民服务、应急医疗、文体游憩、标识导引、无障碍等服务设施体系,并完善滨江停车场配置。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506.png

滨江公共空间示意图


文化的珠江

建9条“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

临江新建建筑原则上不高于60米

《草案》提出要打造“文化的珠江”,深度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全景式展现广州两千余年历史。通过建立“古代、近代、现代”三级资源库,集中凸显滨江岭南水乡、工业遗产、近代城市3种风貌带,并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工业文化、海丝文化、海防文化品牌。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559.png

滨江历史文化带示意图

一方面,要提升滨江文化节点。积极推广永庆坊改造经验,提升海珠南-长堤历史文化街区、黄埔古村古港、长洲岛等历史文化片区品质;推广太古仓活化经验,提升花地仓、信义会馆等工业遗存价值。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602.png

滨江文化节点分布图

另一方面,要打造滨江文化游径。在中心城区段策划新河浦红色文化径、沙湾岭南文化径、长洲岛革命文化径、黄埔古港-南海神庙海丝文化径、花城广场休闲文化径、广州西岸创新文化径、沙面-西堤历史文化径;南沙段策划大湾区海防遗址文化径、南沙滨海湿地水乡文化径;增城段策划环荔湖生态文化径、古城特色文化径等。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604.png

滨江历史文化路径图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将建设9条“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串联展现最能体现“广州味道”的特色历史资源,包括6公里红色基因、5公里古都年轮、3公里城央水脉、10公里丝路遗风、4公里粤味探悠、11公里工场传奇、5公里西关小筑、5公里街市揽胜、2公里文宗之旅。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607.png

9条“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

在滨江风貌建设方面,广州将根据不同的航道塑造各具特色的风貌带:前航道筑造文化、多元、精致、现代的全球城市魅力水岸;后航道打造创意、生态、活力的创新江湾;西航道塑造绿色、智慧、融合的低碳科创长廊。南沙区段打造显山露水、活力多元的国际海上魅力门户;增江区段形成“十里画廊境,跨越古与今”的增江风貌带。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622.png

1318x492_628373b30095e.png

1311x536_628373b31fd70.png

《草案》强调,在珠江沿线要管控两级景观视廊,保持山、水、城之间良好的视线通达性。重点管控传统轴线视廊(越秀山-海珠广场)、新轴线视廊(海珠湖-珠江新城)、白云山-珠江新城、火炉山-国际金融城等一级景观视廊,使公众视线不受建筑遮挡。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632.png

形成前低后高、错落有致的滨水建筑形态

为此,要严控沿岸地标建筑。临江一线新建建筑高度要原则上控制在60米以下,已建或已批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区建筑高度按已批规划控制,形成前低后高、错落有致的滨水建筑形态。


可达的珠江

落实规划轨道线路13条

可应对200年一遇防洪(潮)

交通提升方面,《草案》提到要强化珠江两岸一线滨江互联互通。规划贯通一、二线滨江道路通道,前航道中西段重点打通断头路,西航道和后航道重点完善路网结构。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610.png

道路系统规划图

规划干路网密度达到3.6公里/平方公里,路网总密度不低于8公里/平方公里;滨江重点片区落实“小街区、密路网”规划理念,规划路网总密度不低于10公里/平方公里。

在此基础上,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强化多模式公交出行。一方面,增加轨道交通网络密度,落实规划轨道线路13条,包括8条广州地铁线、4条佛山地铁线和1条城际线路。另一方面,鼓励发展水上交通,适度增加水巴 、游船、游艇码头,增加水上游艇码头和旅游观光线路,擦亮“珠江游”品牌。沿岸还要灵活设置码头形式,完善公交、停车等接驳设施。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613.png

水上码头规划图

此外,要建设贯通、亲近滨水的开放碧道。实施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三道”贯通,规划连续的通江步道、滨江路径,包括阅江路碧道、临江大道、二沙岛滨江和西堤贯通,提升滨水空间连续性与完整性。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641.png

滨江碧道规划图

桥下空间类断点主要实施微改造与品质提升;市政设施建筑、历史建筑断点结合既有建筑进行绿带建设;旧村、旧厂断点重点在土地收储、城市更新中保证绿带建设;河涌断点通过步行桥或栈道建设的方式实现贯通;居住小区等断点实施后退围墙为主的贯通方式。

《草案》也明确,要加强沿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岸安全韧性。完善沿岸各级应急避难场所及应急疏散通道系统,补齐防洪排涝、消防基础设施短板,提高灾害预警和疏散救灾能力。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615.png

水岸风险等级划分示意图

围绕海绵城市理念,通过新建堤防、对现有堤防提标改造等工程措施以及采取应急预案等非工程措施,按中心城区200年一遇防洪(潮)标准,保持沿江整体防御水平。

此外,通过数字赋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打造“智慧珠江”、数字“孪生城市”。要率先完善公众移动通信5G基站布局,加快新一代无光源网络设备部署。


繁荣的珠江

以绣花功夫进行织补式更新

支持导入高端产业培育滨江价值园区

要推动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草案》在规划目标中指出,要推动沿岸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打造绿色智慧的科创长廊。

为此,《草案》提出,要结合城市更新基础情况,积极推进沿江土地整备,促进产业空间整合和人居环境整体提升。提升产业功能规模比例,支持导入鼓励发展的高端产业,明确产业发展审慎导入方向建议,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先进制造业总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现代金融服务业、高端零售业转型升级。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635.png

中心城区段产业功能结构规划图

结合珠江新城、白鹅潭、海珠创新湾、鱼珠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群。为将珠江沿岸建设为世界级消费功能核心承载区,划定传统商贸段、现代商业段、创新发展段,其中传统商业段将继承千年商都基因,带动国内外生产要素在广州集聚交流;现代商贸段将创新商业经营方式,国际零售、本土百货共同绽放;创新发展段将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638.png

珠江沿岸打造成世界级消费功能核心承载区

《草案》明确,要集聚沿江高端要素、突出重点区域,围绕绿色低碳、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四个领域,培育滨江价值园区,作为集中承载生态功能、文化价值、民生服务、创新发展的高质量滨江空间。

在此基础上,以价值园区为抓手,突出抓好创新引领和产业升级,加大力度引进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生态低碳等重点功能产业,打造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644.png

主城区重点区段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647.png

左图为增江重点区段,右图为南沙重点区段

沿岸行政区要打造各具特色的“滨江品牌IP”。其中,白云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20公里,打造广州西部科技创新带;荔湾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28公里,打造中心城区西翼沿江总部经济带;海珠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46公里,打造活力滨江发展示范区;天河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11公里,打造广州高质量商务中心区;黄埔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43公里,打造黄埔港中央商务区、东部现代服务中心;天河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11公里,打造广州高质量商务中心区;越秀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7.5公里,打造粤府文化客厅滨江段;番禺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71公里,打造生态智慧创新发展带;增城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10公里,打造增城多元功能复合的城市客厅,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的产业引擎以及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生态城区;南沙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15公里,打造国际一流的滨海新城和世界级滨海岸线。

此外,广州将优先选取9段工作基础最佳、最具备实施条件的区段作为品牌示范段,先行开展贯通工程,以点带面,由滨江辐射腹地,示范引领各区沿岸的转型升级。包括黄金围示范段5.3公里、聚龙湾示范段1.5公里、二沙岛环道碧道训练中心南岸段1公里、广州塔南·阅江路示范段3.3公里、国际金融城东区示范段1公里、鱼珠港示范段1公里、创新城滨河路示范段1公里、荔湖品牌示范段2.7公里、灵山岛品牌示范段5公里。

微信图片_20220517175650.png

中心城区重点区段图

其中,以鱼珠示范段为例,打造“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近代城市工商业的先发地、当代商贸活动聚集地”。以金融城东区示范段为例,以运动休闲活动带为主题,利用腹地公共空间设置沿江主题运动公园,建立全覆盖的驿站服务体系,结合慢行系统对因地制宜调整沿线防汛墙设计。

《草案》还特别要求,采用“绣花”功夫对珠江沿岸进行修补,织补式更新,老城区范围内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与增建。同时,注重保持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改造实现有机更新,保留原有的街巷肌理和风貌完整性。

注:征求意见时间为2022年5月13日至6月11日(30天),公众可将相关意见和建议通过征求意见网页在线提交,或邮寄至广州市越秀区吉祥路80号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设计处(邮编510030),或发送电子邮件到jgghc@gz.gov.cn。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实习生 张华亮

编辑:莫郅骅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莫郅骅1.58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