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5月18日上午,由广州博物馆、广州巴士集团公交公司、中国大酒店合作举办的“博物馆的力量”——首批博物馆文旅如约专线开通暨广州博物馆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推介仪式在镇海楼举行。
本次活动以文旅如约专线、红色历史剧本杀、馆藏文物特辑、老照片社会征集等形式,讲述广州人、广州城的故事,充分展现广州博物馆“跨界融合的力量”“创新的力量”“传播的力量”和“感召的力量”。
首批“博物馆之城”电车专线在镇海楼下启动
广州电车,在很多本地市民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1960年,广州第一趟无轨电车在越秀山下发出。自此开始,电车线网密集地串联起整个广州老城区,拖着长长“辫子”的电车巴士,成为了广州的一道城市风景,见证了广州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也承载着无数“老广”的记忆。目前,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就展示着一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无轨大通道电车。
为充分利用馆藏资源讲好广州故事,广州博物馆与广州巴士集团电车分公司合作,创新性开辟全国首条以博物馆为主题,讲述广州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之城”文旅如约专线,分历史文化线、红色文化线、学贯千年线等3条线路,串联起广州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陈家祠、华林寺、锦纶会馆、十三行博物馆、粤海关博物馆等近20家广州市内重要历史文化地标和文博机构,充分展现博物馆“跨界融合的力量”,满足广大市民晨于广州博物馆登楼看羊城美景、夕至十三行博物馆听一曲海上丝绸之路挽歌,一天览尽广州千年文明史的美好生活需求。
“博物馆之城”文旅如约专线
活动当天,“博物馆之城”文旅如约专线在镇海楼下正式启动。电车内部打造为展览、文物视频、文创、教育活动为一体的移动博物馆体验空间,当车辆停靠相应博物馆站时,车内“导游”向乘客介绍该博物馆概况,如“广州博物馆到了,‘不登镇海楼,不算到广州’……”,让观众享受“沉浸式”的乘车体验,轻松获取市内各大博物馆的资讯,近距离欣赏广州市的文物珍品,领略市内文博机构的风采。
5月18日首发,统一5元票价,于节假日运营。5月内实施“随心票”,通过如约小程序购买“随心票”,购票当日不限次数坐车。
原创红色历史剧本杀正式宣发
广州博物馆主馆址所在的镇海楼东侧观音山,是传统广州城市北面的制高点之一,属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1927年12月11日凌晨3:30时,广州起义爆发,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其中观音山因战略地位的重要,为敌我双方反复争夺,史称“观音山战斗”,是广州起义中扣人心弦的一幕。
为讲好广州城市的历史,让广州起义的精神鼓舞和感染青年一代,充分活化利用镇海楼展区及其周边四方炮台、古城墙、观音山等史迹点,广州博物馆以观音山战斗史实为基础,创新性地以时下年轻人钟爱的“剧本杀”形式,将越秀公园内将近30万平方米的空间打造为超广阔的剧本杀体验空间,再现当年起义军队辗转在越秀山各处壮烈战斗的一幕幕,通过逻辑分析和角色扮演,分析战况,解读敌情,肃清队伍,决策战事,让青年一代在沉浸式实景游戏中感悟广州起义的艰险与抉择,对未来的道路有更深刻的思考,充分展现广州博物馆“创新的力量”。
镜头下的馆藏精品 从文物读懂“何以广州”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博物馆以秦“蕃禺”漆盒盖,宋西村窑青釉凤首壶,明寒涛琴,清嘉庆广彩人物纹大碗,苏轼题“六榕”二字及碑记拓片,清贝雕太平桥人物故事图摆件,清紫檀嵌云石扶手靠背椅、几,清海棠莲花格心套红荔枝纹玻璃窗,民国老菜单和广州最后一辆大通道无轨电车等十件文物为基础,策划推出“何以广州——从文物读懂广州”文物故事特辑,通过镜头展示文物细节,并讲述文物及背后蕴含的广州城市历史文化信息,展示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的辉煌历史,从文物读懂广州故事。
仪式上,广州博物馆还启动了“一座楼 一座城——我与镇海楼的故事”老照片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征集与镇海楼相关的历史照片及其他图文资料,充分展现博物馆“感召的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编辑: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