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开始,全国首批博物馆文旅如约专线于广州开通。首批博物馆文旅如约专线共有3条,均采取一票制5元,5月份内实施“随心票”,即通过如约小程序购买“随心票”,购票当日不限次数乘坐(现金支付不享受当日不限次数乘坐)该如约专线于节假日运营。
读懂广州博物馆,有广州博物馆文旅如约专线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利用馆藏资源讲好广州故事,盘活城市文博资源,广州博物馆与广州巴士集团电车分公司合作,创新性开辟全国首条以博物馆为主题,讲述广州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之城”文旅如约专线,分历史文化线、红色文化线、学贯千年线等3条线路,串联起广州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陈家祠、华林寺、锦纶会馆、十三行博物馆、粤海关博物馆等近20家广州市内重要历史文化地标和文博机构,充分展现博物馆“跨界融合的力量”,满足广大市民晨于广州博物馆登楼看羊城美景、夕至十三行博物馆听一曲海上丝绸之路挽歌,一天览尽广州千年文明史的美好生活需求。
电车内部打造为展览、文物视频、文创、教育活动为一体的移动博物馆体验空间,当车辆停靠相应博物馆站时,车内“导游”向乘客介绍该博物馆概况,如“广州博物馆到了,‘不登镇海楼,不算到广州’……”,让观众享受“沉浸式”的乘车体验,轻松获取市内各大博物馆的资讯。
文旅如约专线实行大站快车、精准停靠,并与地铁、公交站点接驳,让市民游客出行更加便利,极大地提高了出行的效率。
读懂广州,从博物馆开始,节假日乘坐广州博物馆文旅如约专线,可轻松走进博物馆,追寻城市记忆,开启穿越千年历史文化之旅。
广州博物馆有力量——3条博物馆文旅如约专线串起近20家文博单位
记者了解到,博物馆文旅如约专线1(历史文化线):广州艺术博物院总站、环市中路口站(小北)、越秀公园站(广州博物馆)、解放北站(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盘福路站、广医站、康王北路站(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华林寺站(锦纶会馆)、南方大厦(粤海关博物馆)、文化公园(十三行博物馆);具体时间为节假日9:00-17:00,不大于20分钟一班。
“广州艺术博物院——十三行博物馆”文旅如约专线以广州艺术博物院和十三行博物馆为起止点,串联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陈家祠、锦纶会馆、粤海关博物馆和十三行博物馆等7所博物馆,并与地铁一号线、五号线、六号线、八号线及区域内常规公交线网相接驳。
博物馆文旅如约专线2环线(红色文化线):起义路站(广州起义纪念馆、公园前地铁站)、三元里古庙站(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应元路站(中山纪念堂、广州博物馆)、农讲所①站(万木草堂陈列馆)、农讲所②站(农讲所旧址)、中山图书馆站(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革命广场旧址)、万福西站(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北京路地铁站)、海珠广场站(广州解放纪念碑)、起义路站(广州起义纪念馆、公园前地铁站);具体时间为节假日9:00-17:00每30分钟一班。
博物馆文旅如约专线3环线(学贯千年线):地铁大学城南(D出口)、南汉二陵博物馆、地铁大学城南(C出口)、辛亥革命纪念馆、地铁大学城南(D出口),具体时间为,节假日8:30、10:30、13:00、15:00。
案例:
广州博物馆今年跨界融合“交通”
擅长跨界融合的广州博物馆今年跨界融合“广州交通”,不仅以“消失的点心”结缘“电车”,今年还牵手电车开通了全国首批博物馆文旅如约专线。
其实,广州博物馆镇海楼与电车的“结合”缘于1998年,那一年,广州最后一辆无轨大通电车“驶”上了广州博物馆。
据介绍,1960年,广州第一趟无轨电车在越秀山下发出。自此开始,电车线网密集地串联起整个广州老城区,拖着长长“辫子”的电车巴士,成了广州的一道城市风景,见证了广州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也承载着无数“老广”的记忆。目前,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就展示着一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无轨大通道电车。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肖阳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