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政产学融”创新模式研讨会在深举办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资讯
原创2022-05-21 13:49

5月18日,数字经济“政产学融”创新模式暨加快建设大湾区数字化制造产业集群战略研讨会在南方科技大学举办,在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指导下,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教育信息化产业促进会联合举办此次研讨会。

800x534_628877b564598.jpg

研讨会邀请约50名“政产学融”领域的创新代表,共同探讨大湾区发展数字经济的新路径及实现制造业数字化升级的行动方案。

各方代表建言献策,探讨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林志锴、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夏春州、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向松祚、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潘毅、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张璧、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全国人大代表、深圳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樊庆峰、富士康云智汇(深圳)高新服务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施春豪等出席会议并做主题演讲。

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金李致辞。金李谈到,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正在成为激活发展新动能、推动转型升级的新要素。深圳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时代要求。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1%以上。金李表示,南方科技大学也将积极抢抓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机遇,为迎接数字经济时代的挑战持续发力,贡献南科力量。

如何优化数字经济时代地方政府营商环境,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向松祚和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都认为,要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前提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做服务型政府,努力为企业创造具有数字经济时代相匹配的营商环境。杨勤同时强调了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合理厘清数据资产产权,并加以保护,把产权进一步解构,其包含所有权、使用权、运营权、处置权、收益权等,促进数据经济良性发展,形成数字赋能经济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在全球新的经济竞争格局下,企业如何参与国际数字经济合作?杨勤建议,深圳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窗口,要坚持走改革开放,和外部合作要持续深入开展,在国际数字经济合作过程中取长补短,学习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樊庆峰强调,需要发挥金融、社会资本等多元金融手段助力数字产业发展。他分析,数字经济能为设备赋智、为企业赋值、为产业赋能,是我国经济新旧引擎更替的动力之源。

800x612_628877eb67d27.jpg

800x534_628877ecb8de6.jpg

“企业家也要积极了解数字经济,主动谋求数字、智能化转型。”全国人大代表、深圳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樊庆峰认为,目前部分企业家对于数字化转型积极性有待提升,制造业只有积极向数字化转型,才能在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发展中具有竞争力。他同时表示,高新投集团也将协同搭建透明性担保体系,助力数字产业发展,数字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深圳市教育信息化产业促进会创会秘书长李烈槐指出,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他强调称,产业数字化最难的是制造业数字化的全面落地,深教促进会将全力通过“政、产、学、融、用”五位一体的服务助力数字化制造产业集群快速落地并发展壮大。

会上,多方达成共识形成“灯塔计划”。据介绍,“灯塔计划”旨在成为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向数字化转型路上的明灯,成为企业和金融界、社会资本的桥梁。“灯塔计划”以具有数字经济时代相匹配的营商环境为土壤,以数字化转型和企业评估为抓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融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湾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科技融通创新平台,辅助工业制造互联网的发展,将“政产学融”的融通创新模式及“灯塔计划”付之于实践。

南都记者蔡宇晴

编辑:戴越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