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湾:广府少年爱非遗,非遗体验迎六一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05-29 22:35

南都讯 为了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丰富少年儿童文化生活,加强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意识,广州市荔湾区开展“广州少年爱非遗”六一体验活动。活动以“认知鲜活乡愁、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从荔湾区优质非遗资源中选取了广彩、广绣、牙雕、广式云吞面制作技艺等较为适合少年儿童的非遗项目。

5月28日上午,“广州少年爱非遗”首场体验活动在永庆坊非遗街区一彩工作室举行,广彩市级传承人周承杰受邀作为指导老师。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市多个区的少年儿童报名,他们身着校服,佩戴红领巾,列队整齐,精神饱满地前来体验广彩。

学员们首先参观了一楼展厅,他们都对琳琅满目的广彩文创产品充满了好奇。随后又来到二楼广彩精品区,这里陈列的都是大师级作品,细腻独特的技法、饱满艳丽的色泽、栩栩如生的人物,让大家叹为观止。

微信图片_20220529024302.jpg

体验环节,周承杰先给大家讲解了广彩的发展历史和制作工艺,再示范广彩工具的使用方法。勾勒、描线、填色,每一次下笔都要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大家深感白瓷胎上绘制广彩的不易,体会到非遗工匠们反复琢磨、精益求精的坚守和执着。

下午的广绣课程也同样精彩。广绣作为四大名绣之一,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而闻名。

本次广绣体验课的指导老师谭靖榆出生于广绣世家,祖母是广绣国家级传承人陈少芳,母亲是广绣市级传承人李敏。她自幼学习广绣,熟练掌握各种针法,又在传统基础上加以创新,将广绣与汉服结合,丰富了广绣的呈现形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文化需求。

微信图片_20220529024243.jpg

广绣学员多为小姑娘,似乎天然就对刺绣充满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纤纤素手针起针落,一招一式有模有样,沉浸在广绣的世界里,感受着体验的快乐。

5月29日,牙雕体验课将在永庆坊非遗街区博雅藏珍工作室举行。学员不仅可以参观到国家级传承人张民辉的骨雕精品,而且还能在区级传承人麦珠妹的指导下,以象牙果为原料,学习雕刻技法,创作独一无二的象牙果作品。

而在六一儿童节当天,广式云吞面制作技艺将走进沙面小学,带来不一样的“舌尖上的非遗”。广式云吞面是广州常见的一种美食,其制作工艺很有讲究,选料、手法、火候,缺一不可。届时,传承人将详细介绍广式云吞和竹升面的制作方法,学生们可以现场学做和品尝正宗的广式云吞面,感受非遗与生活的紧密关联,“爱吃非遗”,也爱上非遗。

微信图片_20220529024255.jpg

荔湾区坚持非遗进校园,通过与学校合作开展体验培训课程,加强非遗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加深他们对本地非遗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热情,培养潜在的非遗传承人,呼吁全社会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留住乡愁。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实习生 李晓昕

图片:通讯员供图

编辑:代国辉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