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教研!多位专家解读义务教育新课标,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2-05-31 12:02

南都讯 记者 孙小鹏 实习生 谭家怡 通讯员 杨柳青 日前,“双减”背景下的义务教育新课标解读暨技术赋能的创新教学云分享活动举行。该活动由广东省“新师范”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也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南师范大学牵头组团高校协同开展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提升基础教育服务能力的首次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课标专家对16个学科义务教育新课标进行了解读,并通过高校、中学教师接力课的形式展示技术赋能的创新教学,与广大中小学校及教师分享政策解读前沿观点、信息技术赋能教学的创新应用。

本次活动吸引了“华南师范大学-中小学协同发展联盟”学校和华南师范大学“华附联盟”教育集团学校等义务教育一线教师,以及华南师范大学、惠州学院、韩山师范学院等省内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参与,并辐射到“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南师范大学牵头,重点支持的忻州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和商丘师范学院,以及参与帮扶的山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一线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学法教师、校师范生共计超过18万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广东省本科高校“新师范”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文海表示,本次活动是广东省“新师范”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及华南师范大学致力于为广大义务教育工作者和师范生搭建一个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联动、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协同发展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治理创新和教育生态重塑。目前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正在产生深刻的变革,如何通过技术赋能的创新课堂,落实双减政策和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已成为当前义务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陈文海提到,华南师范大学将协同广东省“新师范”建设指导委员会,协同教育部师范院校协同提质计划组团的6所师范院校,紧密关注基础教育研究前沿,持续强化与中小学校的良性互动,着力打造开放协同的新时代师范生培养体系,助力广东新一轮“新师范”建设,推动区域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静老师表示,这次活动,是“双减”背景下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一次探索和创新,有利于通过信息化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与华师老师交流学习中受益匪浅,未来教学中会继续探索利用新技术的高效课堂。

编辑:孙小鹏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