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共同目标需要汇聚共同力量,承担共同使命需要进行共同奋斗。5月31日,“我和祖国有个约会”广州侨界故事分享会在广州华侨博物馆举行,现场,7位侨界同仁与侨胞代表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他们在广州的奋斗故事,分享他们和祖国的动人约会。
6月1日,也是广州华侨博物馆正式开馆的日子。现场,广州华侨博物馆副馆长、广州华侨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炬原介绍,广州是全国最大的都市侨乡,超过400多万海外乡亲分布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直以来广大侨胞热切期盼建设一座铭记广府华侨历史与贡献的华侨博物馆。
据介绍,2012年,广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别提出了“建设广州华侨博物馆”的议案和提案。广州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将广州华侨博物馆纳入市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3年 11月,明确选址市文物保护单位——五仙门发电厂旧址。历经多年建设,广州华侨博物馆克服了建筑结构复杂、文物修缮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影响,于2021年7月建成。
何炬原介绍,广州华侨博物馆是全国首家利用百年老建筑建设的华侨专题博物馆,馆址建筑就是展出的最大文物。1901年,英商旗昌洋行在五仙门开办粤垣电灯公司,俗称“五仙门发电厂”。1909年,粤垣电灯公司由官方和华侨为主的民间商人合力赎回自办,1920年该公司变成完全商办,可以说早在一百年前,这里就与“侨”结下了“不解之缘”。
该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近5000平方米,展陈以“广州华侨华人与历史贡献”为主题,融入“云山、珠水、木棉、骑楼”等元素。过去一年里,通过试运行及意见征集,不断优化提升馆内的展陈,最终展陈以由“华侨史话”“家国情怀”“情暖侨心”“记住乡愁”四个部分和“五仙门发电厂的故事”专题展组成,全方位展示了广府华侨华人的突出贡献,讴歌了广府华侨华人筚路蓝缕、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和念祖爱乡、造福桑梓的赤子情怀,彰显广府区域特色、华侨特色、文化特色。
从五仙门发电厂到广州华侨博物馆,以“绣花”功夫让老建筑焕发新活力,在展示广府华侨历史的同时,在不同的展区有机融入展示原工业建筑的历史信息。
走进馆内,旧时的建筑结构保留完好。作为五仙门发电厂曾经的主要厂房,屋顶仍保留着百年历史的钢梁钢柱,并通过橱窗形式展示百年历史水泥横梁和带有字母的特种砖块,让每一个参观者仿佛回到了“1920”,感受着广州城市蓬勃发展的历史变迁。
以侨为桥,以馆为媒。何炬原表示,未来,广州华侨博物馆将积极融入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打造成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为一体的国际交流新名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广州故事、弘扬广府华侨精神的重要窗口。
预约参观广州华侨博物馆指引
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83号。
交通:
地铁2号线、6号线 “海珠广场站”D口(博物馆不设停车位,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前往)。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30-17:00 (16: 0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特殊情况另行公告)。
预约须知:
1.博物馆实行分时段实名制预约参观制度,共有4个时间段可供选择,分别为09:30-11:00、11:00-13:00、13:00-14:30、14:30-16:00。
2.个人参观可提前3天通过“广州统战”微信公众号、“广州华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
3.每个微信账号最多可以同时预约5人,需全部填写身份证/护照/军官证等有效证件号码。
4.参观团体(10人及以上)请到游客服务中心或致电020-66833223进行登记。
5.预约成功后因故不能前来参观的,请提前1小时取消预约;如需取消部分参观者预约请全部取消后重新预约。
进馆参观须知:
1.预约观众请在规定时间内到达,配合工作人员指引,出示预约码、实时健康码,经测温、安检合格后有序入馆。
2.疫情防控期间观众须全程佩戴口罩,未戴口罩谢绝参观。观众在排队、安检、参观、乘电梯、休息时均须自觉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聚集。
3.在参观过程中,请观众自觉遵守参观要求并听从工作人员的疏导;如遇各类突发事件,请服从工作人员指挥。
讲解服务:
博物馆每日设有两场讲解服务,上午场为10:00,下午场为15:00,起始地点为二楼序厅入口处。
观众也可通过“广州华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内的“智能导览”功能,获取自助讲解及导航服务。
其他服务:
博物馆提供小件行李自助寄存等便民服务,现金、首饰、手机等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详情请咨询游客服务中心(开放时间为9:00-17:30)。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通讯员:穗统宣
视频:南都 N视频 记者 王熠
图片来源:广州华侨博物馆
编辑:郑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