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保法一周年,游戏行业多维度持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2-06-01 17:36

今年6月1日,既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儿童节,也是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满一周年。一年时间里,我国社会各界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识不断提升,针对未成年人保护也迈入新的阶段。其中,游戏行业也积极响应,助力构建更加清朗的网络环境,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未成年网民已达 1.83亿,占比17.7%,互联网普及率为 94.9%,远高于成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相关政策法规的也对成年人网络保护进行了规定和要求。

去年6月1日修订后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将网络保护单独设置一章,包括信息内容风险、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网络游戏沉迷风险等。

去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和游戏过度消费问题,严格限制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并且不得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今年3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对网络游戏的实名制、游戏时长、游戏消费、青少年模式等也做出了规定。

不少游戏产业从业人士认为,伴随着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发布和落实,游戏行业对未成年人保护已迈入新的阶段,不少企业纷纷尝试利用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新型技术手段,不断构建全方位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伽马数据发布《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相关政策落地后,有四成家长显著感知孩子游戏时间变短,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这说明相关措施对于解决家长困扰产生了较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做到有效管控。

企业积极响应落实政策,是取得上述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游戏企业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已从以往偏静态的验证转变为综合多维度技术运用的主动监测”。

有网易游戏相关负责人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动态化的精准防护,是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核心。网易游戏的未成年人保护系统,可以根据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进行多维度大数据分析,结合网易游戏多年来防沉迷处理经验,判断玩家特征是否属于未成年。如果被系统判定为未成年玩家,网易游戏会立即将其纳入监管,确保防沉迷制度有效落实。

图片1.png

伽马数据报告还显示,54.8%的家长希望能通过直接监测未成年人游戏时长或开发手机管理软件,了解并控制孩子游戏状态。针对此情况,网易游戏建立了“网易家长关爱平台”与家长协同管理,让家长也深度参与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来。通过“网易家长关爱平台”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孩子的游戏情况,还可以对孩子的游戏时长、游戏消费进行限制和管控。

据了解,网易还在长期的家企联动守护中,对家长关爱平台进行更新和迭代,比如在近期优化了家长护航功能整体界面,提升家长使用体验,其中扫码绑定功能让家长绑定账号、添加限制更为便捷,时长数据、游戏周报等功能,让家长对绑定的游戏账号了解更加全面。除系统升级之外,网易游戏也通过设立未成年问题举报窗口,强化内外沟通渠道,并通过热线电话,确保所有用户都能在第一时间反馈未成年相关问题。

图片2.png

“在未来,网易游戏仍将积极响应有关政策,坚定不移地投入人力和物力,持续做好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升级和完善,为构建绿色健康网络环境做出努力,为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网易游戏相关负责人表示。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培均

编辑:石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