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速成?广东四部门联动整顿“山寨证书” 打出组合拳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2-06-02 16:34

“高薪挂靠”“短期速成”“不限专业”“无门槛包过”......近年来,随着技术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就业市场上,名目繁多的“职业技能证书”也成为了求职者追捧的“香饽饽”。但与此同时,以假乱真的“山寨证书”正在冲击正规的职业培训市场,扰乱技术技能人才评价的正常秩序。

不过,在广东,“山寨证书”的重拳整顿已经到来。6月2日,为规范面向社会开展的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和发证行为,净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环境,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全省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工作启动会,通报专项治理工作政策和治理内容,发布“山寨证书”典型特征和相关案例,对全省“山寨证书”治理工作部署启动。

会上,广东省三项工程人才培养与评价联盟、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联合发布了拒绝“山寨证书”倡议书。

现象:“山寨证书”极端夸大作用

走过场发证

“去年发现相关组织有自行开展并发放对应类别的机电工程类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的‘山寨证书’,并且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风气也开始泛滥,尤其是打着全国或国际相关单位旗号的机构,开展继续教育、技能等级的培训、发证等名堂层出不穷。”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奕华告诉南都记者,据其观察,这些“山寨证书”类同“山寨协会或“山寨学会”,极端夸大其证书的名堂、作用,如国际性、补贴性、评职称的业绩认知性等,并且乱收费,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实际(实操)考核等程序,所谓不培训、不评价地走过场发证,严重影响专业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的正常评价工作。

pic_1154011

并且刘奕华认为,除获证本人容易上当受骗外,企业人事部门也容易缺乏辨别和认知性,影响企业对专业人才及高端的复合人才的管理和正向性培养,为企业创新发展、生产的质量与安全生产带来不良影响。

刘奕华的担忧不无道理。技术技能类证书是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身份证,不仅是劳动者求职就业、岗位晋升、待遇提升的重要凭证,也是享受政府部门人才待遇政策的有效证明。

据广东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红山介绍,当前广东各地对获得技术技能类人才证书的劳动者也出台了技能晋升财政补贴、人才引进、积分入户、积分入学等多项惠民措施。

那么如何识别“山寨证书”活动,减少劳动者损失?据广东省职业技能服务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场上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活动的典型特征有四大类。第一、虚假宣传特征,如假借行政机关名义或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部”“原×××部”“×××厅(局)”和以“不限年龄”“不限专业”“无门槛”“包过”“积分入学”“积分入户”“评职称”“高补贴”“高收入”“权威证书”“官方认证”“就业凭证”“录用依据”等噱头进行培训评价发证活动。

第二、山寨证书制作特征,如:违规使用国徽、政府部门徽标等标识,以及与上述相关或易产生歧义和误导的字样、图案或水印,违规使用本机构以外其他的部门或单位的标识等。

该名负责人详细举例道,某职业技能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以“××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名义颁发“职业素养水平(高级)”“导弹维修工程师”、“警察管理师”等注册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工种)名称既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证书也不属于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该机构也不是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

“山寨证书”的另外两个特征还包括违规培训活动特征,如:超出办学许可范围开展招生培训,恶意终止培训、抽逃培训资金、骗取(套取)财政补贴等;混淆视听特征这类表现为利用机构改革磨合期和制度转轨完善期的机会,故意登记使用相近原政府机关名称,如“×××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建设/评价)中心”等进行炒作、误导社会认知的行为。

整顿:广东四部门联动出击

重点打击违规使用“中国”“国家”等字样

鱼目混杂的“山寨证书”既违反了技术技能人才政策规定,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杨红山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在2020年12月底全部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后,技能人才水平评价由过往政府认定发证,改为经政府备案的认定机构发证。

此举意味着人才评价权交棒市场,劳动者提升职业技能的通道更加广阔。因此,对发证关口的严格把关成为打击“山寨证书”的第一道防线。在广东,规范整顿的“组合拳”已经到来。

会议透露,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四部门联动,联合执法,重拳打击“山寨证书”。此次专项治理将直击上述四种典型特征情况。其中,重点打击的是违规使用“中国”“国家”“全国”等字样;违规使用“职业资格”“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等字样;违规使用国徽、政府部门标识,假借行政机关名义进行培训评价发证宣传等活动,无办学许可证开展培训等行为。

各地网信办将督导属地网站平台深入开展自查,指导属地网站平台持续加大“山寨证书”类外链信息、弹窗信息的拦截力度,对相关推广信息进行严格管控,在搜索侧屏蔽涉“山寨证书”相关链接等。公安部门将对与“山寨证书”相关的欺诈、骗取培训评价费用,非法套取财政补贴资金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市场监管部门将对侵害正规机构权益、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严肃处理。会上,广东省三项工程人才培养与评价联盟、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联合发布了拒绝“山寨证书”倡议书。

广东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职建处处长刘正让表示,此次全省开展专项整治主要目标:一是严厉打击鱼目混杂的“山寨证书”,打击乱培训、乱评价、乱发证行为,保护劳动者培训就业切身利益,净化技术技能类证书环境。二是树立正面导向,维护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政策秩序。宣传党和国家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政策,宣传合法合规机构和证书,培育和发展规范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保障国家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体系规范运行。

杨红山表示,各市人社部门还将主动公布本地合规的培训评价机构白名单,公布各类有效评价证书的样式及考核方式,增强劳动者对“山寨证书”的辨识力。并且建立长效机制,各市人社部门在本次专项治理的基础上建立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黑名单”制度,对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实行常态化监管。

鉴别:火眼金睛认准官方出品

一、哪些是官方认可的技术技能类证书

目前,人社部门推行的技能证书主要有三类:

1.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根据人社部文件,对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职业(工种),实行职业资格评价,合格者可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d7b3d5b3cfe0169f6f849cce346515e7.jpg

职业资格证书样式。

2021年,人社部调整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劳动者要仔细核对所申报的职业(工种)是否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内,如遇到宣称可以考取目录以外职业(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请务必谨慎辨别!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人社部门已不再承担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具体实施工作。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退出目录前已发放的职业资格证书继续有效,可作为持证者职业能力水平的证明。

2.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对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外且国家职业分类大典3-6类内的职业(工种)及人社部发布的技能类新职业,由经人社部门备案的用人单位、技工院校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行业企业评价规范,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对合格人员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99c63f3d7c60c78eeeda4275ce64bb44.jpg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样式。

3. 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经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合格者,可取得考核实施机构(评价机构)颁发的相应项目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是依据经人社部备案公布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及考核规范,由相应考核机构实施的、对劳动者某一专项职业技能进行的客观评价考核活动。

0442e5798159a91655d4984e12d489b0.jpg

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样式。

二、证书信息在哪查?

1. 国家人社部技能人才评价网

登录国家人社部技能人才评价网进行查询

网址:http://www.osta.org.cn

2.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查询验证系统网站

适用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查询

网址:https://zs.cpta.com.cn/certMng/loginPage.jsp

3.广东省职业技能服务指导中心

登录广东省职业技能服务指导中心网站进行查询

网址:https://www.gdhrss.gov.cn/gdosta/

证书查询一般需要输入证书编号、证件号码或姓名。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取得的相关等级认定证书也纳入上述查询平台查询。

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问题线索投诉方式

1.联系电话:12345--语言类型选择(普通话1,粤语2,英语3)--按6(城管、交通、教育、卫生及其它)--按2转人工接听反馈 。


2.微信公众号:12345 微信公众号--微服务--个人诉求--城管、环保、交通营运、教育、医疗等--其他事项(填写相关内容)


3.官方网页:打开链接填写相关内容

http://wx12345.gzonline.gov.cn/12345_weixinweb/orderInterNew/toOrderPage.do?modelId=2007&callType=30

编辑:程小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