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围棋、双奥之城……双减后首次高考,作文关注什么?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2-06-07 16:53

6月7日,2022年全国高考拉开序幕,上午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除了上海延迟开考外,目前七套高考试卷的语文作文题目已经新鲜出炉。《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双奥之城北京“跨越,再跨越”、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作为“双减”政策后的首次高考,今年高考作文题目都有哪些?重点关注了什么?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带你来看。

微信图片_20220607152549.jpg

紧扣时代主题

创新、发展、未来等成高频词

高考作文命题往往是时代声音的回响。北京卷自选题目之一“在线”便是在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的时代大背景下,要求考生就自己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写一篇记叙文。

统计发现,创新、发展、未来等是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材料中出现次数较多的高频词。

比如,今年年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现了我国新时代风貌。全国乙卷围绕“北京:双奥之城”主题,从两次奥运会的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国家经济等方面呈现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从青年工人到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

以榜样力量坚定青年理想信念

梳理发现,今年高考作文题目中,时代榜样的身影随处可见: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95后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

比如,全国新高考Ⅱ卷选择科学家、摄影家、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典型,要求考生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高考命题专家指出,试题展示了新时代人才的精神面貌和风采,引导学生见贤思齐,“立志而贤则贤”,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既鼓励青年正视现实问题,做好个人的事业规划,也鼓励青年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浙江卷则结合本地情况,列举了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徐枫灿、“浙江工匠”杨杰、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等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的新时代浙江青年,启发考生对自身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考。

“双减”政策后首次高考

试题引导学生提高能力素养

今年高考是“双减”政策发布之后的首次高考。专家指出,命题在教考衔接上精耕细作, 充分释放服务“双减”改革的鲜明信号。试题强调深化基础,严格依据课标,着意关联教材,创新试题形式;引导教学依据课标授课、提升课堂质量,引导学生减少“机械刷题”、提高能力素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全国新高考I卷、全国甲卷等的作文题目也体现了这一点。

比如,全国新高考I卷要求学生从“本手、妙手、俗手”三个围棋术语出发,就自身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材料论述引导学生遵循获取知识和养成能力素养的基本规律,筑牢根本,守正而后创新。

再比如,全国甲卷则给出《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材料,指出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以此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深入思考,发散思维。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唐静怡

设计:张博

数据来源: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公开报道

编辑:唐静怡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精算狮
2022高考来了!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