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此前白云区工作人员在清理和龙水库的养殖网箱
南都讯记者魏凯 通讯员赵雪峰 2021年12月9日,关于广州白云区和龙水库管理所收回和龙水库水体经营权的协议文本正式签订,正式结束了和龙水库长达近50年的管理权与水体经营使用权分离的局面。自收回水体经营权以来,水库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以前的劣五类黑臭水质,目前已稳定达到Ⅲ类水质以上,部分达到Ⅱ类水质。
水库经营权外包给私人导致管理混乱
据了解,和龙水库位于白云区太和镇和龙村,水库面积1.33平方公里,库容1753万立方米,最大坝高24.7米,是一座以防洪调蓄为主,兼具蓄水灌溉、生态、景观功能的中型水库。自1974年水库建成以来,和龙水库管理权及水体经营权一直处于分离状态。水体经营权由和龙村委所有,承包给私人经营。在此期间管理极其混乱——网箱养殖、饲料随意投放,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库区垂钓、游泳、嬉戏、露营、乱扔垃圾等问题层出不穷,对库区日常管理及水体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016年10月,和龙水库升级为广州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也是广州的备用水源地。《水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建设项目。对此,白云区组织对和龙水库周边范围进行大规模全面清理整治。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和龙水库的水质管理,使水库水质尽快达到二级水源保护区的标准,经白云区水务局反复协调,水库管理所与和龙村多次协商并最终达成协议,以生态补偿的方式收回和龙水库水体经营权,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难题,为全市水库运行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湖泊、水库是河流的源头,湖库水质决定了河流水质的基础。记者从白云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在和龙水库尚未完全确定成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前,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相关执法部门,已提前介入水库整治。2016年9月,白云区对隐藏在和龙水库周边的和龙村、白山村一带山区的违法养猪场进行全面排查清理,集中清理拆除5处违法养猪场,清拆面积达5600多平方米,清理猪只2100头。2018年6月,针对和龙水库网箱养殖问题多次协商未能自行清理,对水质存在污染风险问题,区、镇两级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对水库内网箱养殖设施进行清拆,共拆除网箱面积约6670平方米,清拆运输废弃物约63吨。2018年12月,水务部门组织对和龙水库周边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清理水库周边违规农家乐及违法建设10处,关停违法排污酒店1家,清拆建筑面积约8800平方米……各相关单位持续整治水库周边 "四乱"问题,此类案例不胜枚举。
经营权回收后政府成立专职管理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2018年白云区全面推行湖长制,共设置区总湖长2人,区级湖长10人,镇街级湖长47人,村居级湖长43人,并由湖库的权属业主负责人担任业主湖长,共32人。
针对过近年来水库周边无序开发,乱占乱排等问题,白云区组织了多次专项行动开展治理,对水库周边大规模全面清理整治。在铲除污染源的同时,白云区还加强对和龙水库的日常管理,成立了和龙水库管理所,安排专人和专项资金落实水库的防汛、安全、治污等工作,安装水位、雨量、现场图像信息“三要素”及渗流、沉降、位移等信息监测设施。据悉,接下来白云区仍会持续加强和龙水库的整治,及现有成绩保持的工作。除了水质改善,还将重点打造和龙水库周边林分改造示范工程,将此区域打造珠三角林相改造样板示范区,实现“水美树绿”之目标。
目前,白云区和龙水库已基本建成山青、水秀、库美、人水和谐的宜居生态,成为白云区乃至广州市的地理名片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编辑: 魏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