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11因销售过期食品被吊销许可证”事件登上微博热搜。6月8日,南都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涉事的711门店正是今年“315”期间被曝光销售过期食品的柒一拾壹(北京)有限公司通州新华联家园店。近日,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门店作出罚款1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6.2元、吊销许可证、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处罚。同日,南都记者联系柒一拾壹(北京)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已在第一时间缴纳罚款,会避免此类事件再发生。”
根据相关行政处罚书显示,2022年3月15日,有媒体曝光该门店涉嫌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执法人员当日对店内进行现场检查,店长及店员确认了曝光视频的真实性,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行为属实。
此外,行政处罚书显示,2022年3月1日,该门店销售手工黄金菜团(保质期至2022年2月28日),数量2个,金额5.8元,销售手工酱肉大包(保质期至2022年2月28日),数量8个,金额30.4元,该门店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违法所得共计36.2元。
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上述违法情况,对涉事门店近日罚款1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6.2元,吊销许可证,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6月8日,南都记者就该事件联系柒一拾壹(北京)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保障食品安全责无旁贷,已在第一时间缴纳罚款,并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检查要求落实整改,会避免此类事件再发生。”
南都记者了解到,711便利店并非首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今年3月15日,有媒体卧底曝光711北京亮马桥店上架13天的超期热饮换签后继续售卖,装有关东煮的食材的容器被放置在垃圾桶上,一次性杯盖的旁边竟是“蟑螂贴”。南都记者从信用中国查询了解到,今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该涉事门店作出罚款10万元的处罚。
公开资料显示,“7-11”是起源于日本的连锁便利店品牌,国内公司柒一拾壹(北京)有限公司由柒一拾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糖业酒类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大股东柒一拾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系“株式会社7-11日本”全资子公司。南都记者了解到,“7-11”门店在中国国内多采取加盟形式经营。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即时质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