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积压货箱尽快发运出去!总理考察交通运输部释放哪些信号?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2-06-08 16:52

据新华社报道,6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交通运输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进一步畅通交通物流,保障市场主体运行,稳住经济大盘。各地区各部门要强化协同联动,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齐心协力推动货运量尽快实现正增长,为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提供支撑。要坚持适度超前,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pic_1119884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2年6月7日    李克强考察交通运输部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6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交通运输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这是李克强与跨区作业的小麦收割机手视频交谈。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此前,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进一步打通物流和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堵点,推动复工达产。

南都记者注意到,近一个多月以来,中央多次召开重要会议,密集出台政策聚焦物流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中多项致力于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数据显示,随着物流保通保畅政策措施加快落实,5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9.3%,较上月回升5.5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趋于好转,达到50%以上。全国交通主要运行指标实现稳中向好,截至5月底,全国铁路、公路货运量均恢复至正常水平9成左右,邮政快递日均业务量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采取措施把积压货箱尽快发运出去

权威媒体报道,在交通指挥调度中心,李克强详细了解货运数据变化,并视频察看高速公路通行和港口、机场等集疏运情况。有港口负责人汇报,目前货物吞吐量恢复提升较快、但还没达到正常水平。李克强叮嘱他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采取措施把积压的货箱尽快发运出去。他说,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货物贸易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港口是对外开放的大通道,要加快提升装卸转运水平和通关效率,既保障出口产品出得顺,助力企业履约交货和保住来之不易的订单,又保障进口产品进得快,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做好跨境绿色通道工作,稳外贸稳外资,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此外,李克强与跨区作业的小麦收割机手视频交谈,询问他们路上有没有卡点、行车是否免费。他说,民以食为天,农时不能误。现在是小麦收割的关键节点,农机手从南到北辗转奔波,是麦收的主力,要加强对他们的服务,想尽一切办法保障农机顺畅通行,确保夏粮颗粒归仓。通过粮食稳产稳收,保障市场供应,夯实稳物价的基础。

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推动货运量尽快实现正增长

此次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作了汇报。李克强说,交通运输是市场经济的经脉,也是保障民生、防控疫情的重要支撑。要切实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进一步打通交通物流大动脉和微循环,着力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通而不畅问题,加强重点行业、区域和企业货运保障。各地区各部门要强化协同联动,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齐心协力推动货运量尽快实现正增长,为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提供支撑,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平稳健康发展。

根据5月26日交通运输部5月例行发布会上的介绍,目前物流保通保畅总体取得了“问题动态清零、交通网络畅通、运行指标向好、枢纽逐步达产”的阶段性成效。与4月18日相比,5月24日高速公路货车流量上升约10.9%;铁路、公路货运量分别增长9.2%和12.6%,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九成左右。近一周,全国邮政快递日均业务量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上海港集装箱日吞吐量,回升至正常水平的95.3%。近一周,浦东机场日均货邮吞吐量,高峰时段已恢复至疫情前的八成左右;白云机场已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坚持适度超前,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此次座谈会上,李克强说,交通物流的背后有量大面广的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要扎实把留抵退税、缓缴社保费、车贷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落到位,主动向受益主体推送政策信息、办理方式等,做到非申即享、直达快享。落实民航、铁路纾困政策,促进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恢复发展。要始终绷紧交通安全这根弦,加强风险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李克强说,交通是发展的“先行官”,我国已成为交通大国,但还有不少短板。要坚持适度超前,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抓紧梳理一批建设项目,优化审批流程,强化用地等要素保障,加大长期低息贷款支持,能开的要尽开早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国际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货运市场体系,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5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明显回升,东部地区趋于好转

南都记者注意到,近一个多月以来,中央多次召开重要会议,密集出台政策聚焦物流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中多项致力于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5月17日-19日,李克强总理在云南考察时,货运司机和物流企业等反映的问题,很快得到回复并兑现为实际政策。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进一步打通物流和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堵点,推动复工达产。

随着物流保通保畅政策措施和纾困助企措施同步发力,疏通物流堵点、畅通供应链产业链,加大受困企业支持力度,物流供需均有所恢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5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9.3%,较上月回升5.5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环比回升近10个百分点,达到50%以上。

据悉,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反映物流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高于50%时,反映物流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物流业经济收缩。分析认为,5月份东部地区物流景气活跃度大幅提高,对总指数形成较好支撑,有利于全国物流运行的平稳复苏。

此外,物流预期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指数有所回升,显示出企业对未来预期信心提升。近期国家多次释放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信号,地方物流基建投资政策呼之欲出,随着市场预期和政策预期同时发力,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加快。

但分析也指出,当前回升的基础仍不稳固,回升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现象较为突出。例如大中型物流企业恢复较快,小微型物流企业恢复相对滞后,收入增长与盈利不同步、行业投资不均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同时预期指数回升不及新订单指数,反映当前新订单具有回补性质,并没有形成更强的未来预期,企业甚至偏谨慎乐观。建议要继续关注疫情对物流运行短期冲击的影响,加大对物流与供应链的支持扶持力度,提升企业微观活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采写:南都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编辑:潘珊菊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