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受访内地青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有吸引力,就业是主要优势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民调
原创2022-06-09 18:24
2022大湾区系列调查题图.jpg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五年,广东近年来经济总量持续保持第一,湾区建设不断加速,一系列政策举措相继落地,大湾区已成为青年安居乐业与实现自我的热土。为了解内地青年对大湾区的印象、来大湾区发展的意愿以及大湾区对他们的吸引力,南都民调中心于2022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起网络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并发布《内地青年大湾区发展意愿与大湾区吸引力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七成受访者会考虑来大湾区发展,其中超两成人表示未来发展优先选择大湾区;来自广东省内非大湾区地区的受访者来大湾区发展的意愿更高,达八成;受访者来大湾区发展首选城市为深圳,其次是广州。总的来说超八成受访者认为大湾区有吸引力;就业方面,受访者想来大湾区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大型企业多、发展空间大、就业机会多;创业方面,受访者来大湾区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基础好、创业氛围好、营商环境好;求学方面,受访者认为大湾区的吸引力主要是高校综合实力强、高校数量众多、未来就业前景好;旅游方面,超八成受访者想来大湾区旅游,美食、岭南风光和海边度假是主要吸引因素;置业方面,超四成受访者表示想在大湾区置业,深圳、广州是首选的置业城市,受访者认为教育资源丰富最吸引。谈及未来,超八成已在大湾区发展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会继续留下发展。

关注度与直观印象:

超九成受访者对大湾区发展有一定关注,经济发达国际化是最主要印象

993x502_62a1aae290275.png

994x749_62a1aae29075a.png

1046x814_62a1aae375cdf.png

1036x908_62a1aae291cd5.png


调查中,18.87%的受访者当前已从家乡来到大湾区发展,57.45%的受访者曾来过粤港澳大湾区,23.68%的受访者没来过大湾区。无论是否来过大湾区,大家对这里都有着一定的关注度和了解度。调查结果显示,92.79%的受访者表示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其中“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分别占33.69%、34.60%,“略有关注”占24.5%。在了解程度方面,82.20%的受访者对粤港澳大湾区表示有了解,其中“非常了解”和“有一定了解”各占32.53%、49.67%。

交互分析发现,广东省内非大湾区地区的受访者表示关注和了解大湾区的比例分别为96.01%、87.06%,均高于内地其他省份的受访者。从不同年龄段来看,年龄越大的受访者对大湾区的关注程度越高,80后表示“非常关注”的比例占48.57%,而00后该比例仅占18.14%。

那么大家比较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哪些方面?调查发现,受访者表示最关注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比例为60.12%;其次是关注就业创业、科技创新方面,比例分别为54.42%、51.65%。

进一步了解发现,受访者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关注点呈现地区差异性。广东省内非大湾区地区的受访者表示更关注政策支持、医疗健康方面;而内地其他省份的受访者表示关注科技创新、城市环境的比例更高。

对于来自江苏常州95后受访者戴先生而言,科技发达是他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首要印象。“像深圳就有很多高新技术产业,腾讯总部也在那儿。”由于自身从事电子行业,他表示会持续关注大湾区相关企业的发展动态。

总的来说,经济发达、国际化是受访者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印象,分别占52.81%、50.33%,位列第一梯队。其次,也有不少受访者对大湾区留下收入高、科技化、机会多的印象,比例依次是49.83%、43.87%、42.55%,位列第二梯队。

来湾区发展意愿:

七成没来过大湾区的受访者考虑来大湾区发展

1096x742_62a1ab082274d.png

你首选去哪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多选].png

快速发展的大湾区不仅吸引了粤东西北人口流入,也吸引了大量内地其他省份的人口流入。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广东全省流动人口数量为5206.62万人,省内流动人口与外省流入人口分别为2244.40万人、2962.21万人。

为更好地了解大湾区对内地其他地区的吸引力,本次调查的受访者均来自广东省内非大湾区地区和内地其他省份,二者占比分别为51.82%、48.18%。对于没来过大湾区的受访者,七成人愿意来这里发展,其中22.38%表示会首选大湾区,48.25%会考虑来大湾区发展,24.48%表示不太考虑来大湾区发展,仅4.9%表示完全不考虑。

相较而言,来自广东省内非大湾区地区的受访者愿意来湾区发展的比例更高,达79.79%;而内地其他省份的受访者该比例为66.15%。此外,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表示首选来大湾区发展的比例更高,达27.63%,而大专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受访者首选来大湾区发展的比例分别为17.11%、15.52%。

来大湾区发展首选哪个城市?54.09%的受访者首选深圳,其次是广州、珠海,分别占40.88%、36.27%。交互分析发现,广东省内受访者首选来珠海、肇庆、惠州等城市发展的比例更高,分别占41.81%、17.67%、15.52%;而内地其他省份受访者选择深圳、广州、东莞的比例更高,分别占55.92%、44.08%、15.92%。

另一方面,对于不考虑来大湾区发展的受访者,离家太远、生活成本高是主要原因,分别占16.67%、15.48%,其次是没有合适的发展机会、不熟悉大湾区以及对当前所在地很满意,占比均超过10%。

就业吸引力:

近六成广东省外受访者表示大湾区发展空间大、就业机会多

你选择来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的原因有哪些?[多选].png

考虑来大湾区发展的受访者中,75.89%的人想来大湾区就业;当前已经在大湾区的受访者中,65.67%的人是在大湾区就业。

粤港澳大湾区在就业方面有哪些吸引力?超五成受访者表示大型企业多、发展空间大、就业机会多是最主要的吸引力;其次是薪酬待遇好、社会福利好,占比超过四成。相较而言,内地其他省份的受访者认为大湾区发展空间大、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好的比例更高,依次为58.09%、57.10%、49.17%,分别较广东省内受访者高出10%以上。

问及想从事的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国内商贸或进出口贸易、工业制造业、互联网行业占比较高,均超过两成。想来大湾区就业的受访者首选城市同样是深圳,占比58.56%,其次是广州、珠海,分别占43.37%、38.12%。

来自云南的受访者小郑对深圳向往已久。今年24岁的她从云南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一边在书店兼职,一边备战考公。小郑在学生时期就经常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因为大湾区有政策优待、工作机会多、经济发达、薪资水平高,所以我早就想来这边发展,一毕业就从云南来深圳了。”

由于大学专业是公共管理类,小郑想找一个稳定对口的社工类岗位。她参加了深圳的相关岗位考试,但是很遗憾,没有成功上岸。“河源市的竞争相对较小,报考的三支一扶被录取了,就索性先去河源。”考上三支一扶岗位后,小郑暂时离开了深圳,来到河源下乡工作。她表示在这里继续积淀,以期待来日可以重回深圳。“我相信,有了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后,再参加考试我会更如鱼得水。现在可以说是为以后打基础吧,因为我的规划就是这边(河源)合同期满后再试试去报考深圳的岗位。”

创业吸引力:

科技基础、创业氛围、营商环境是受访者想来大湾区创业的主要原因

你为什么想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多选].png

来大湾区发展的方式,除了就业之外还有创业。考虑来大湾区发展的受访者中,四成半受访者考虑创业;而当前在大湾区发展的受访者中,近一成已在大湾区创业。

大湾区在创业方面有哪些吸引力?调查发现,科技基础和创业氛围是受访者想来大湾区创业的主要原因,分别占52.15%、47.24%,其次是营商环境优越、专业人才集聚、政策扶持力度大,占比均超过三成半。交互分析发现,来自广东省内非大湾区地区的受访者选择科技基础好的比例更高,而内地其他省份的受访者选择创业氛围好、政策扶持力度大的比例更高。

想来大湾区创业的受访者中,首选深圳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城市,达57.27%,其次是珠海、广州、佛山,比例分别为39.09%、38.18%、36.36%。问及创业想选择的行业,传媒类、教育类、电子信息类以及餐饮类占比较高,均超过两成。

90后受访者婷婷来自广西桂林,2011年在广州读完大学后,便留下来工作生活。“读大学的时候,自己对露营很感兴趣,放了晚自习就往山里跑,和三五知己在山上露营过夜。”出于对露营、户外活动的热爱,她毕业后从事户外活动俱乐部的工作,组织举办登山、徒步、骑行等活动。今年年初,婷婷决定与朋友创业,在广州番禺合伙经营一家露营营地。“最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喜欢户外生活,希望将这种体验带给更多人去感受,营地就像是我们在城市中的心灵栖息地。”她说。

谈及留在广州创业的原因,她表示广州作为一线城市,大家对户外休闲活动的需求度、认同度相对较高。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在广州建立了熟悉的社交圈子。“读书的时候认识了一群喜欢露营的朋友,我们在途中一起见证过风和日丽,也遇到过暴雨、冰雹的夜晚。”大家在一起互帮互助,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求学吸引力:

高校综合实力、高校数量、就业前景为主要吸引力,广州为首选求学城市

你选择来粤港澳大湾区求学的原因有哪些?[多选].png

不少受访者像婷婷一样,来大湾区求学后产生归属感,进而留下工作。大湾区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吸引了不少内地青年前来求学。近年来,大湾区高校建设更是全面加速,驶入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三年以来,超过30个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单位(包括新建高校、新建大学校区、研究生院等)持续推进建设。

本次调查中,考虑来大湾区发展的受访者中,有两成半考虑来求学;而当前已在大湾区的受访者中,同样有两成半正在大湾区求学。

在就业、创业方面,受访者首选深圳;而想来湾区求学的受访者,首选广州的比例更高,达58.82%,占比远高于其他城市。其次,随着深圳不断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推进高校建设,考虑去深圳求学的受访者占比也达38.23%。此外,珠海、香港排第三、四位,分别占26.47%、23.53%。

对于已经来大湾区或想来大湾区求学的受访者,高校综合实力强(53.81%)、高校数量众多(50.85%)、未来就业前景好(45.34%)是选择来湾区的主要原因。相较而言,广东省内非大湾区地区的受访者想来求学的比例更高,受访者正在或考虑攻读的学位以本科为主,其次是硕士学历。

来自重庆的叶同学目前正在广州上大学,说起当初选择来大湾区上学的原因,他表示主要是因为广州作为发达的一线城市,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和现代化,同时这里高校众多,高考的分数刚好能被录取到目前就读的学校。

旅游吸引力:

八成受访者表示想来“湾区游”,最想尝当地美食赏岭南自然风光

1094x602_62a1ab9b23ab7.png

1211x902_62a1ab9b262bc.png

除了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戴先生还被岭南文化所吸引。来自江苏常州的他表示,很想去佛山旅游。“几年前去过广州、佛山、珠海出差,都没怎么逛。其实我最想去黄飞鸿纪念馆看看。受影视作品影响很深,想身临其境感受一下。”

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想来粤港澳大湾区旅游,选择比例达80.63%,其中49.34%表示“非常想”,占比最高。交互分析发现,曾经去过大湾区的受访者,想再去旅游的比例更高。需要留意的是,广东省内非大湾区城市、内地其他省份的受访者表示想来大湾区旅游的比例不相上下,均在80%以上。

这从侧面反映出,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吸引力不仅限于广东省内,在广东省外同样具有较高的吸引力,甚至可以成为国际化旅游地。2020年12月24日,文旅部等联合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人文湾区与休闲湾区建设初见成效;到2035年,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进一步了解发现,享受当地美食、欣赏岭南自然风光是最大的吸引力,受访者选择的比例分别为45.52%、42.18%。正如来自北方的受访者乌女士说道,“最难忘的是广州的早茶还有各种地道小吃啊!”在广州读书生活了四年,她说亲身感受到南北方在饮食、气候上的差异,留下了深刻印象。

置业吸引力:

深圳广州是首选置业城市,教育资源丰富最吸引

1004x813_62a1abce3b07f.png

1100x793_62a1abce3c0cf.png

在粤港澳大湾区置业方面,74.84%的受访者表示有此意愿,其中45.20%表示“非常想”,比例最高。从不同地区来看,广东省内非大湾区城市的受访者(78.91%)表示想在大湾区置业的比例,略高于内地其他省份的受访者(70.45%)。此外,年龄越大的受访者,表示想来大湾区置业的比例越高,其中80后表示“非常想”的比例达52.86%;00后该比例仅占33.02%。

大家最想去哪个大湾区城市置业?调查发现,深圳、广州是首选,选择比例分别是43.58%、40.04%。具体而言,广州(40.49%)对广东省内非大湾区城市的受访者更具置业吸引力;深圳(48.05%)对内地其他省份的受访者吸引力更高。

谈及置业原因,教育资源丰富、生活便利、落户政策优惠、打算在当地工作是主要考虑因素,受访者选择的比例均在40%以上。

从不同年龄段来看,00后受访者更看重大湾区的教育资源丰富(52.24%);而95后(44.67%)、90后(43.33%)受访者更多地考虑到在当地工作;80后受访者则认为落户政策(46.30%)更重要。

未来发展:

八成受访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有吸引力,广东省内吸引力高达九成

952x722_62a1ac460d01d.png

972x777_62a1ac460d7e3.png

1254x1177_62a1ac4614de3.png

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持续建设,吸引了不少青年人来求学、就业、创业。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9市的常住人口总数高达7801.43万人,过去十年人口增量超过2100万人。本次调查中,受访内地青年的态度也印证了大湾区的吸引力,七成没来过大湾区的受访者表示考虑前往发展;超八成受访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吸引力;就业机会、科技创新、创业氛围、经济发展、文化氛围等都是吸引受访者的重要优势;各有四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能提高个人薪酬福利待遇、为自己带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

此外,综合本次调查结果发现,大湾区对广东省内受访者的吸引力显著更高,超九成广东省内非大湾区城市的受访者表示有吸引力,他们对大湾区的关注度和了解度普遍高于内地其他省份的受访者,愿意前往大湾区发展的比例也高出10%以上。

谈及未来,目前已经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受访者中,八成表示会继续留下来,其中广东省内非大湾区城市表示会留下来的受访比例更高达九成,比内地其他省份的受访者高出近20%。不少受访者表示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充满期待,希望在这里找到机遇、感受岭南文化、置业安居……

调查概述: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2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展本项调查,一方面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推广问卷,另一方面进行电话及线下采访。调查共回收1208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受访者占57.88%,女性受访者占45.12%。从地区来看,家乡在广东省内非大湾区城市的受访者占51.82%,内地其他省份的受访者占48.18%。从年龄段来看,90后占比最高,为37.91%,其次是95后,占27.65%,00后和85后分别占17.80%、10.84%。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本科学历者占比最高,为51.49%,其次是大专学历者,占22.85%。从个人状态来看,受访的企业员工占31.46%,自主创业者、自由职业/灵活就业人员、学生的比例依次为19.12%、18.79%、16.06%。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社会群体与公众心理研究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文轶然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文轶然 麦洁莹 涂长芳 沈红媛

实习生  黄伊静 周妮 林函霓 哈马尔古丽 蔡浩然 伍咏欣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编辑:文轶然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